试析“读砚”文化(作者:范雪梅)
试析“读砚”文化
范雪梅
品砚赏砚,是端砚乃至其他砚种一千多年来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砚,不但影响了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还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在砚文化里,品砚和赏砚,在广义上都可以说是对砚台进行“读”这一行为的一部分。在本文,笔者论述的则是狭义的“读砚”,亦即是围绕端砚,仅对如何通过积累、使用、阅读有关端砚文化的典籍,来达到传播端砚文化的目的,进行探讨。
一、 读砚文化的性质特点。
读砚文化,正如开篇所述,就是积累、使用、阅读有关端砚文化的典籍,在社会形成一种文化共识或习惯,来达到传播端砚文化的目的的一个过程。其本质行为,是对历代特别是当代灿若繁星的端砚典籍进行有序整理,推广,吸引社会群众来阅读,以提高端砚在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营造更为健康浓郁的端砚氛围,并反过来推动社会文化发展。
读砚文化的特点,首先当然是“阅读”,没有了阅读,整个读砚过程在本文所定义的“读砚”概念里则失去了意义;其次是“泛”,参与阅读的人群必须覆盖一定的范围,在社会逐渐形成一种广泛的意识或影响,近几年来,作为砚都的肇庆市,在这方面越来越凸显着良好势头;第三是“多”,这是指典籍的积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端砚爱好者不但收藏、鉴赏端砚,还有感而发,著书立作,发表己见、针砭行业时弊,内容质量虽然难免良莠不齐,但众志成城,无疑对典籍的积累和端砚文化的推广起来了巨大作用。因此,注意典籍积累,关注、整理、使用好这些独具肇庆特色的文献,是读砚文化里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方面,各级图书馆无疑是最典型的作用主体。
二、 读砚文化的形式与内容。
(一) 读砚文化的形式。
1. 主动阅读。
顾名思义,主动阅读就是读者凭自己兴趣或需要去购买、借阅有关端砚内容的书籍。这种形式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因为能主动购买、借阅有关端砚内容书籍的人群,一般都是端砚热爱者,他们往往见猎心喜,永远想了解更多自己感兴趣的物、事、人,而这些知识从书本里获取是最便捷和权威的。目前我市越来越多端砚爱好者参与到这个行列,是一个良好势头,肇庆市图书馆近年来接受读者主动咨询借阅资料类别中,有关端砚内容的明显增多,也从侧面反馈了这一现象。
但是,从总体读者比例上,主动阅读人群仍限制在端砚热爱者群体,这些人群数量相对仍羸弱,尚未能在社会形成普遍意识。
2. 平台阅读。
平台阅读,就是利用当今的网络优势,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和端砚企业纷纷有意识地建立起一个个提供全社会共享的网上阅读平台。它的优势是覆盖面大,远远超出了肇庆范围,这对宣传地方特色文化是非常有利的,而且节省成本,管理方便。近年来,肇庆市图书馆在网络阅读平台的建设中,硬件、软件均逐渐臻于完善。在硬件方面,肇庆市图书馆中心机房独享30M光纤宽带,拥有6台专业服务器,18T容量。在软件方面,其拥有肇庆数字文化网、肇庆市数字图书馆网、手机图书馆三大网络平台,网站月流量达3万人次以上。在资源方面,其拥有131145本电子图书(其中端砚电子图书125本,6.36G容量),5000个视频文件,共有2267G数字资源。此外,肇庆市图书馆还有效解决了较为棘手的版权法律问题,相信这将是日后成为群众阅读的一个重要形式。
3. 宣传阅读。
宣传阅读是一种植入性或强迫性的推导方式,针对社会一大部分缺乏主动阅读意识或对端砚缺乏兴趣了解的人群(这部分人群目前是非常庞大的),以主动宣传的方法,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等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媒体,对端砚的新闻、价值、历史、活动等等进行报道、广告,潜移默化人们对端砚的关注和兴趣。这方面,肇庆市政府在近年来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端砚无论从价值、价格、艺人地位等均得到了一个较大的提升。
4. 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指图书馆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关于端砚文化的主题活动,利用活动的安排,将阅读端砚的意识和内容传播到参与活动的群众身上。有时候,一次成功重大的宣传活动是能够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这相对于宣传阅读、平台阅读等是一个较大的优势。
(二) 营造读砚文化的内容。
对端砚的“读”,并不仅仅是普通读者翻开一本书读完它,或揣方端砚摩挲这么简单,特别是作为类似图书馆这样的公共服务单位,营造一种阅读文化,必然还包括了围绕这种文化而进行的文献收集、使用、和效用评估三方面。
1. 典籍积累。
典籍积累是所有阅读行为的基础,这也是最艰苦漫长的一个阶段,但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将发挥巨大的文化作用。作为个人,典籍的积累可以通过购买、交换、借入、著作等方式来实现;作为公共服务的专业图书单位,可以通过购买、征集、接受捐赠等等方式来实现。无论个人还是单位,这都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肇庆市图书馆由于成立历史短,目前,馆藏砚文化系列图书有128种、225册,其中端砚文献仅有19种、66册;端州图书馆藏有砚文化图书79种、131册,其中端砚文献24种,55册。作为社会公众,最便捷可靠的途径就是进入图书馆阅读。
2. 典籍使用。
典籍的使用是营造阅读文化的主体。这个过程的形式,也就是上文所述的主动阅读、平台阅读、宣传阅读和主题阅读四种形式。
3. 效用评估。
效用评估是对前两阶段过程的评估与鞭策。结合社会逐年对端砚的认可度、认知度、人群数量乃至端砚行业的资源、价格变化等现象,对读砚文化的综合发展进行评价。
三、 读砚文化对深化端砚社会影响的作用。
(一) 提高肇庆城市文化品位和影响力。
端砚是文房四宝之一,四大名砚之首,是肇庆的文化名片,对端砚的典籍进行有机的积累、使用、阅读,不但保留了珍贵的端砚资料,也必然扩大肇庆的影响力,并且在城市文化上体现出一种高尚品位,从而带动肇庆的整体形象、经济发展。
(二) 深入传播端砚文化。
端砚在肇庆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文化。营造“读砚”文化,配合了政府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文明城市,同时,也对自身的端砚产业起到促进作用。社会形成了阅读端砚内容典籍的文化,这个社会是一个令人艳羡的多元结构体,这样的文化结构体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全世界,会是一个怎样的吸引力量!那时,端砚文化将得到极大发挥,而这种发挥,反过来也极大促进肇庆各领域的发展。
(三) 有效促进端砚产业发展。
市场营销学中,品牌策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销售手段,在市场、社会树立良好的品牌信誉和品牌影响,将使企业产品立于卖方市场的优势。端砚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产业;端砚是一种实物,更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与实物充分相融合的产品,其是否能得到长远发展,文化影响力将是至关重要的。社会一旦形成了“读砚”文化,端砚的影响力将渗透到大量经济实体乃至家庭这样的社会末梢,一股庞大的文化力量会使得肇庆具有一股向心力、凝聚力,将促进端砚产业健康、飞速发展,并有效节省产业发展所需消耗的资源。
(四) 提高群众综合素质。
品砚、赏砚、读砚,本来就是一件陶冶性情的高尚文化活动,“读砚”文化会使人多了一份爱好,陶冶了个人情操,互相感染,人们的自身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会得到提高,社会更趋稳定和谐。
四、 实现读砚文化的途径。
(一) 材料上,典籍积累的重要性。
正如上述,典籍积累是所有阅读行为的基础,这也是最艰苦漫长的一个阶段。如今,改革开放之前的端砚典籍,历代虽有整理,但零星分散,而经过清末动荡、民国军阀割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等重大社会变故,失散的早已难觅踪迹,剩下的数量不多。改革开放后,端砚业逐渐出现一批研究端砚的人群,但鉴于行业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观点不一,分析论述能力有限,著作未臻成熟。因此,如何在目前这关键时刻甄别遴选好这些历史资料,同时影响、引导新一代端砚文化学者参与到对端砚乃至端砚历史典籍的研究论述中来,积累足以覆盖端砚文化涵括内容的端砚典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些典籍是作为日后“正统”的端砚文化代表,引导社会正确认识端砚的依据。
(二) 内容上,趣味提高的必然性。
读砚文化无非是通过吸引人们对端砚典籍的阅读、使用,来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但是,用什么来吸引人们愿意对端砚典籍进行阅读、使用?除了上述的平台阅读、宣传阅读等外部形式外,笔者认为读者自身的选择意愿更为重要。因此,面对普通群众的端砚典籍,增强内容趣味性是日后研究专家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趣味性增加了,会使人更喜好接受里面的知识。价值性是指内容对满足人们投资增值需求的指导。投资是当今一个潮流,端砚无疑是其中一匹黑马,越来越被关注。因此,在著书立传时考虑这些因素,将大大提高可读性、可实操性、可借鉴性。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趋势。
(三) 形式上,政府行为的必要性。
文化是强大的,文化同时又是脆弱的,政府的态度与措施在这方面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在历史上已屡见不鲜。近年来,肇庆市政府高度重视端砚产业发展,大量端砚知识得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大批名不见经传的艺人得到了几乎家喻户晓的宣传。而这些,都需要在端砚典籍上得到踪迹、传播。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其在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上永远是主角,也是政府本身的责任。因此,以政府各级图书馆及其他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为主体来实施“读砚”文化策略,是具有必要性的。
五、 结语
本文首次提出“读砚”这一创新概念,从其特点、实现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主旨在于思考如何有效发挥端砚在文献典籍上的文化作用。此概念不仅仅适用于端砚文化领域,更可应用到砚文化和更广范的文化领域,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本文基于系统的理论思考,提出了如何来实现读砚文化的基本途径,希望能对砚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有所裨益。
(作者系肇庆市图书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