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 >> 论文 >>

对中国端砚石质的研究(作者:凌井生)

对中国端砚石质的研究

凌井生

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中国在公元前11世纪就出现了章鸿氏砚。后又出现用纸、木、漆、骨、陶(瓷)、蚌壳、金属(金、银、铁、锡)以及水晶、玉石、岩石等为原料制作的砚。但这些砚仅作为容器使用,并无研墨的功能。到唐代中期,大部分均被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是既能盛墨汁又能磨(研)墨的石砚。据清代马丕绪编撰的《砚林脞录》一书的记载,吉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新疆、贵州、台湾等19个省(区)的石砚数达到88种,并出现了一批石质较好的砚,如山东的红丝砚、广东端砚、安徽歙砚、甘肃洮砚等。为了弄清这些名砚石材的地质特征,科学地解释和定位,1996年原地矿部委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牵头,组织全国相关的地质单位开展《中国名砚地质学》专题研究,本人曾参与这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具体负责端砚的研究,下面我就将其端砚部分的成果介绍给大家。

端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自宋代晚期自今,居砚坛之首800余年,今仍兴盛不衰。清代的一批文人,如陈令、陈恭尹、屈大均、马丕绪等,在归纳以往史书描述端砚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实践经验与体会,对端砚特征作过较全面准确的定性描述,并各自发表在文章内。本人依据这些文献资料,把各自的内容串在一起,叙述如下:

中国端砚具有“质刚而柔,体重而轻,体质之美,千奇百变,秀而多姿。着水研墨油油然,若与墨相恋,墨合愈坚者,其恋石也弥甚。温软嫩而不滑,发墨不耗,用不损毫,墨汁幼滑,细腻油润,停墨浮艳,永不腐朽。握之稍久,掌中水滋,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若小儿肌肤,尝心悦目”。

上述描述是古人特别是官府的翰林学士,社会上众多的读书人、墨客、应试者等,数百年磨墨用砚积累的实践经验。从我们的研究获得的数据,证实古人对端砚石料的定性评定是科学的。

1、端砚有三个品种:紫端、绿端和白端。我们常讲的端砚是紫端砚。它是用肇庆端溪砚石矿床的紫色岩石制作的。岩石名称为含铁质水(绢)云母板岩。

2、砚石的基本色为紫色。次为灰、青黄、紫红、紫蓝、紫青、猪肝紫等。由于砚石中所含铁离子的阶位变化,导致砚石的颜色多变以及大量的色斑花纹。

3、组成砚石的基本矿物成分为水云母,包括少量的绢云母,当其含量达到60%以上时,就可以成为砚石。

水云母属粘土类矿物,其化学成分为KAL2[(Al,Si)Si3O10(OH)2•nH2O]。矿物颜色为白色,显珍珠光泽,有滑腻感。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砚石中的水云母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鳞片集合体,其粒径5-25微米,水云母中有小部分已转化为绢云母。水云母是含水的矿物,是导致端砚石滋润的原因。

4、砚石中含有恰到好处的铁矿物和石英碎屑,是导致端砚石品花纹变幻无穷和下墨如风的原因。铁矿物呈粉尘状,分布极不均匀。石英碎屑呈棱角状,均匀分布。

5、端砚石为硅酸盐类岩石。主要硅酸盐成分为硅、铝、铁、钾等,属富铁、钾、贫钙的硅酸盐类岩石。其中SiO2占56-66%;Al2O3占16-24%;K2O占5-8%;铁质4-9%。

6、端砚石的肖氏硬度平均52,最小37,最大60;体积密度平均2.78(g/cm3),发墨量平均6.67(mm3/min),饱和吸水率(WG)0.6(%)。

7、砚石中的石品花纹按性质划分,其品种达20余种,因为每一种花纹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组合的差异导致端砚的唯一性非常突出,从第一方端砚问世到现今,无一方是相同的,所以,具有无穷的工艺美术创作条件。

广东肇庆的砚石矿床形成于4亿年前的泥盆纪中期滨岸潮坪环境,原始物质为潮坪低处的胶泥,经过固结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和成岩后的岩浆气热变质作用,构造作用,使胶泥转变成水云母型粘土岩和板岩,出露地壳浅部后又遭受水、气风化等退变质作用,历经数亿年的地质演化,最后才形成现在的端砚石矿床。
 

 

作者:凌井生(广东省719地质大队原总工程师、肇庆市端砚协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