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 >> 教材 >>

乡土教材--端砚 端州区中学生实践指导学习材料 第五章

第五章 端砚的鉴赏与收藏


(一)端砚的鉴赏


鉴赏端砚,可以对端砚的石质、石色、石品(又称石品花纹)、石声、雕刻艺术等方面进行鉴赏。

 

1、论端砚——石质与石品。


(1)什么是石质与石品,石质与石品有什么关系?


端砚以其优良的石质及多姿多彩的石品花纹而闻名于世。我们在欣赏一方端砚艺术品时,除了为制砚艺人精湛的雕刻工艺所吸引之外,亦为砚石本身优良的质地与众多的石品花纹所陶醉。那么如何区分石质和石品呢?

石质:是指端砚石材中自身的质地。端砚石的质地致密坚实,细腻滋润、幼嫩,素有“呵气研磨”、“发墨不损毫”之特点。

石品;简单地来说,石品是砚石在地壳运动、变化的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有别于砚石本身色泽的各种花式纹样,故又叫“石品花纹”。端砚的石品繁多,主要有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冰纹、天青、玫瑰紫、金银线及石眼等,石品彰显了端砚的名贵。


(2)质品共生。石质是砚的根本,石品是端砚美的体现,美的石品要以好的石质为载体。端砚石中如有天青、鱼脑冻、蕉叶白、青花、冰纹等好的石品花纹,往往其质地都特别细腻幼嫩和滋润,这些优良石质与石品共生于一体,是老坑、麻子坑、坑仔岩等端砚中特别名贵的所在。


(3)质为本,品为辅。石质的优劣并不取决于石品的多寡,有的端砚石质致密细腻,没有或很少石品但却紫蓝一片如天青;有的砚有多种石品但石质却一般。所以我们在鉴赏端砚之时,首先要看它的石质,好的石质加上丰富多彩的石品花纹和巧妙的构思设计与精湛的雕刻工艺,才能构成一方端砚的艺术珍品。

 

2、鉴石质——润细与粗劣


鉴赏端砚石质的润细与粗劣,我们可以通过对砚石矿床的形成,砚石地质结构知识的了解来进行。

肇庆区内砚石层主要储存于烂柯山短轴背斜和北岭背斜的中下泥盆统桂头群下亚群中,该亚群称之为区内的含矿岩系,该亚群据其岩性又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岩性段,砚石仅产于中层内,该段则称之为含矿段。整个含矿岩系基本由一套碎屑岩组成,具有由粗变细的规律,即砂岩(泥质岩)。上面谈到端砚石是一种沉积矿床,产于中下泥盆统桂头群下亚群的中段,属有障壁的潮坪屑岩沉积。而含矿层属潮间带中潮坪粉砂泥质碎屑沉积。全区共有四个砚石含矿层,以第一含矿层(仅老坑层位)的石质最佳,为全区之冠;其次为第二含矿层;再次为第三含矿层、第四含矿层。当然这只是从总体相对而言。各个名坑砚石的石质好与不好,细润与粗劣不是绝对的,有时好的麻子坑砚石就不会比老坑砚石差。

端砚石矿床主要产于泥质页岩中,含矿部位较稳定,略呈层状、扁豆状,透镜体沿层理分布,时断时续,不穿层,厚薄不一,一般厚度为0.2m至0.6m。产状平缓,倾角10°至30°。沿倾斜延深数十米至百余米,侧向变化大。

砚石的矿物因为主要是水云母类及其他粘土矿物,所以砚石不易氧化,化学性能稳定,其质地能长期保持不发生变化。矿物颗粒度很细小,分布又均匀,故砚石保持柔和,“细润如玉,磨之无声”。

砚石因为主要是泥质结构,矿物呈隐晶质微粒,绝大部分粒径小于0.01mm,颗粒间孔隙小,所以吸水性和透水性都很微弱,具有“储水不耗,呵之即泽”的良好性能。

端砚石中一般含有赤铁矿3%至5%,呈尘土状、微粒状和云雾状,粒径0.01mm至0.04mm,分布均匀,故砚石石质刚而柔,软嫩而不滑,研磨性能和滋润性能良好,手摸砚石颇有清凉感觉,它有发墨好,下墨快的特点。

砚石内石英含量10%至20%,石英含量愈少愈好,粒径均在0.01mm至0.05mm,分布均匀,砚石表面光滑,发墨而不损毫,保持湿润而不干燥的性能。

由此可见,端砚石质滋润、细腻、幼嫩,发墨不损毫二者兼而有之。《端溪砚石考跋》说:“砚之用,发墨不损毫,二者尽之矣。不损毫常砚能之,惟发墨之妙,非亲试水岩则不然,肌腻理拊不留手,着水研墨则油油然若与墨相恋不舍,墨愈坚者恋石也弥甚。以他砚并之水分数同、墨同、手同而为研之数,水岩常少于他砚十之三四”。因此,砚之发墨好坏,下墨快慢与否,关键决定于石质,端砚石甚佳,特别是水岩(老坑岩),其次是麻子坑、坑仔岩,他们石质特别细腻、幼嫩、滋润、发墨好、下墨快、不伤毫。

 

3、赏石品—石品与石疵 :


端砚的鉴赏除了它的石质细腻、幼嫩、滋润、坚实外,很大程度上还在于端砚石中各式各样的石品花纹(简称石品),所谓石品,是指端砚石中天然生长在砚石上的有别于本色的花纹,如天青、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等等。石疵,即石的瑕疵,端砚石的瑕疵,一般是指烂石、虫蛀、裂缝、裂痕、五彩钉、硃砂斑、白鹤屎、水线等。很多艺人在端砚设计时都用工艺掩饰石疵或利用石疵,化腐朽为神奇。

 

端砚石品名目繁多,品类不一,现将常见和较为名贵的简单分述如下:


(1)天青


在端砚石中青黛色,纯洁无暇者叫天青。古人说:“如秋雨乍晴,蔚蓝无际”的是上品天青。端砚石中有天青的较为少见,有天青的砚石,仅出自水岩、麻子坑、坑仔岩和古塔岩。


(天青石品图)


(2)鱼脑冻与蕉叶白 


鱼脑冻是砚石最细腻、最幼嫩、最纯净之处。他的色泽是白中有黄而略带青紫,也有白中微带灰黄色的,略显透明感。最佳的鱼脑冻应洁白如高空的晴云,白中带淡青色或白中带淡紫色,色泽清晰、透彻。正所谓“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一般鱼脑冻的外围都有火捺包围着,而且这种火捺色泽鲜艳,紫中带红,即所谓胭脂晕火捺,比一般火捺要名贵。在鱼脑冻内一般都有青花,而且大多是微尘青花,鹅毛毡青花,玫瑰紫青花。鱼脑冻一般在老坑、麻子坑、坑仔岩等砚石中才有。

蕉叶白又称蕉白,它的特点:如蕉叶新展,一片娇嫩,其色白中略带青黄,略显厚实感。古人对蕉叶白评价极高,赞美备至,称蕉叶白是:“混成一片,净嫩如肌肤,如凝脂。”“蕉叶白者,石之嫩处,膏之所成,故其色白,其一片纯洁,微有青花。”

蕉叶白中如含露欲滴的、成片(即成半圆的)的最为理想。蕉叶白多出现在水岩、麻子坑、坑仔岩以及冚罗蕉坑等砚石中。蕉叶白的外围往往有火捺,白内有青花或玫瑰紫青花。

蕉叶白与鱼脑冻乍看起来很相似,都是白白的,但仔细审视,却不尽相同而各具特点。鱼脑冻是半圆的,圆的或椭圆的,有透明感,恰似晴空漂浮这的薄薄的白云,可以用“一团团”去描述;而蕉叶白则是成片的,色泽白底略带青绿并有微量黄色,有厚实娇嫩的感觉,可以用“一片片”去描述。鱼脑冻如水彩画有“透”及晕散感,蕉叶白如水粉画清晰厚实感。

此外,还有一种称之为“荡”的,它虽没有象鱼脑冻那样明显、完整,那样轮廓清晰,但象水在砚石中荡漾,有如神话故事里描写的仙女,披着白色的轻纱,若隐若现。它的色泽白中带黄,并模模糊糊地透出砚石原身的色泽。(蕉叶白、鱼脑冻石品图)


ee0602d200cd29a78726f5617d63cd3c.jpg

蕉叶白

b041edee9bd82b9727afd06c139f0578.jpg

魚脑冻

(3)青花、玫瑰紫


端砚石中的青花是一种难得的十分名贵的石品花纹。青花是自然生长在砚石中的青蓝色的微小斑点,一般要用水打湿砚面方能显露。

古人对青花的品评,大抵是:“欲细不欲粗,欲浑不欲破。”似如细尘掩明镜,墨沈濡纸者为绝品。有青花的端砚石确实质地细腻、幼嫩、滋润。因此,青花是砚石之精华。青花的品类繁多,各有不同的名称,有微尘青花,蚁脚青花,鹅毛毡青花、萍藻青花,雨淋墙青花,鱼仔队青花,子母青花,蛤肚纹青花…,此外还有青花结,鹅毛毡青花结等。

玫瑰紫,是一种紫蓝色的圆形点,它不像石眼那样碧绿有晕,而是一种形体比青花大的,大小疏落分散,夹杂在成片的青花中间的圆点。最好的玫瑰紫是圆形,内侧好像玫瑰,外测有胭脂晕火捺围住。如果在微尘青花,鹅毛毡青花,或蚁脚青花中,相混出现几颗玫瑰紫,这样形成粗细对比,色泽深浅相衬,就更显得斑斓多彩了。(青花、玫瑰紫石品图)



(4)火捺与马尾纹、彩带企布(被布)


火捺也称为火烙,以其似火烙或灼伤的肌肉色泽,呈紫红微带黑色。火捺有老、嫩之分,老者紫中带黑,嫩者紫中微带红。细分又可从颜色上分为胭脂火捺,猪肝冻,铁捺等:从形状上分为金钱火捺、马尾纹火捺、彩带、企布等。

马尾纹、彩带、企布其实是火捺的一个种类,这种火捺条纹状分布,条纹紫红色,分散如马尾巴纹状,有飘动感,称马尾纹,条纹间条横向分布为彩带,条纹间条竖向分布为企布。这些紫红色的条纹,或横,或斜,或成水波纹散落在砚石中,线条流畅,形态自然,粗细相间,别具一格。

火捺在宋坑砚石中多见。此外,老坑,麻子坑,坑仔岩,古塔岩的砚石也有火捺,但没有宋坑多。





(火捺、马尾纹石品图)

6c5ff53cdfa75c8bb5dd3de0765ec0f8.jpg

冚罗蕉金钱火捺

 

(5)冰纹、金线、银线、水线


冰纹是水岩独有的一种石品花纹(坑仔岩、麻子坑、冚罗蕉偶然也有发现,但极少)它白中有晕,向两边融化,似线非线,似水非水,有如悬崖上的瀑布,一泻千尺。冰纹有纯洁朴素之感,它是砚石形成后,产生两组剪切裂隙,被碳酸盐填充而成的花纹,质地细腻,形态自然。形成一组较大面积的冰纹,称之为冰纹冻,它如一幅大瀑布倾泻而下,在“瀑布”的四周有如一片白茫茫的霞雾,或披上轻纱幔帐,在冰纹的外围都有火捺围绕,甚为名贵难得。

金银线是端砚石中的一种石品花纹,它呈线条状横斜或竖立在砚石之中,黄色者为金线,白色者为银线。根据化验,它是砚石形成后,产生的构造裂隙,由氧化铁沿裂隙充填而呈色泽黄褐(即所谓金线)由碳酸盐充填而色泽呈白色(即所谓银线),金银线清晰无晕散是与冰纹的主要区别,在老坑、坑仔岩、麻子坑、、冚罗蕉中多见。

水线,是端砚石中的一种自然裂痕无物质填充。


(冰纹、金线、银线石品图)

d69cf57d79efe636d9e4fdc130af5f29.jpg

冰纹、金线、银线

火捺、水线


(6)石眼与翡翠斑


端砚石眼有如鸟兽的眼睛,呈翠绿色、黄绿色、米黄色、黄白色和粉绿色。石眼大小不一,一般3㎜至5㎜直径,个别大的有7㎜至20㎜直径,神态各异。

一般认为,端砚贵在有眼,端砚石眼的确质地高洁,细润,晶莹有光,可爱而难得。然而石眼品类不一,名目繁多。我们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区分,一是从形态分,一般以其形似而名其名,而又多以鸟类或兽类之眼来定名。如鸲鹆眼,鹦哥眼,鸡翁眼(雄鸡眼)、猫眼、象眼(凤眼)等。二是从神态区分,有瞎眼,怒眼,死眼,活眼,泪眼,翳眼等。三是从眼的生长位置来分,有高眼,低眼及底眼。

翡翠斑,也称之为翠斑。在端砚石中呈绿色的圆点或别的形状的斑点,它有别于石眼,既无瞳子,又不像石眼圆正,外围没有明显的蓝黑色边缘,但它和石眼颜色和构成物质相同,既有密切的关系又有它独特之处,晶莹可爱,令人爱不释手。(石眼、翡翠斑石品图)


19c9fad579d651cf32ceff963fa50c7b.jpg

老坑石眼

c269435db9b9b2d16da92223d5d5314d.jpg

坑仔石眼

df15b18f19b3565b3db785687c09ff7b.jpg

麻子坑石眼

dddc0fb0b2ce5c5fde08c154a2bf99e9.jpg

宋坑石眼

bcb834cea95cd9b0e126a998bc62e623.jpg

翡翠斑


(7)五彩钉与朱砂斑


五彩钉与朱砂斑都是砚石上的一种杂质,形状为细小的斑纹,中间有一点点的色点,色点呈白、黄、绿、红、黑等色相杂,比砚石硬很多,似花螺贝壳类化石。朱砂斑在砚石中呈紫红色或朱砂色,也非常硬。(五彩钉、朱砂斑石品图)


cf47efcdf2431cb63d4554fc38f91c33.jpg

五彩钉

720c874b03e74e33fcc220bde1ceab02.jpg

五彩钉

1368bb61780987bf6375f573a39575ca.jpg

硃砂斑


                                        

4、评工艺——雕工与形意


鉴赏端砚,其雕刻艺术是不可忽视的,它是非常重要的鉴赏部分。


端砚的雕刻艺术,我们首先要求它是否继承和发扬了端砚雕刻艺术的优良传统,是否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我们知道,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是在不同历史环境中形成的,作为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的端砚,也有着它自己的历史和特点,有它的诞生、演变和发展过程。同时,它又与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甚至可以说,从某一个角度、某一范围内反映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生活方式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地域性和民族性。为此,端砚的雕刻艺术要有所发展,就要学习传统,继承和发扬传统中的精华,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才能表现时代的精神。


(1)品赏工艺


端砚的雕刻工艺,首先通过创作设计到雕刻来完成的。设计的目的是将砚石中的瑕疵掩饰,化腐朽为神奇,达到锦上添花的目的,增加其艺术价值,砚的设计要求“因石构图,因材施艺”,除了传统砚式外,还要充分利用天然石皮、砚石肌理及石品花纹,汇集文学,历史,绘画,书法,金石于一体,可以说是将砚升华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品的重要环节。


端砚的雕刻是端砚制作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工序。要使一块天然朴实的砚石,成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就需要经过创作设计和雕刻的过程。这个过程处理得当是锦上添花,处理不当就会画蛇添足,甚至弄巧成拙。因此,雕刻艺人要对砚璞因材施艺,因石构图,还要根据砚璞的石质,去粗存精,认真构思,并考虑题材、立意、构图、形制以及雕刻技法,如刀法、刀路。端砚雕刻主要有深刀(高浮雕)与浅刀(低浮雕、薄意)雕刻,还有细刻、线刻及适当的通雕(镂空)。


采用什么雕刻技法和刀法,要视题材和砚形、砚式而定,如要表现刚健豪放的,多采取以深刀雕刻为主,适当穿插浅刀雕刻和细雕,要表现精致古朴、细腻含蓄的,则以浅刀雕刻、薄意、线刻、细刻为主。总之,薄意、细刻和线刻均属“工精艺巧”之“工精”部分,细刻要求雕刻精细,准确,生动,线刻则要线条细腻,婉转,流畅,繁而不乱,繁简得当。


(2)形炼意达


“因材施艺,形炼意达”可以反映出作者在审美造型、书法绘画、雕刻及至文学艺术诸方面的修养和造诣。因此,首先要理解端砚雕刻的目的和手段,端砚的制作不是为雕刻而雕刻,而是有目的的艺术加工,因材施艺,才能形炼意达。

端砚自问世以来,不会每块砚石都完美无瑕,端砚的设计师,刻砚艺人是将瑕疵的各种形态,通过提炼来表达相关的意境,巧妙地以雕刻来去掉或加以掩饰,化腐朽为神奇。如果砚石中有名贵的鱼脑冻,蕉叶白,或天青,或冰纹,金银线,火撩,石眼等,作者都会千方百计的将这些名贵的石品留在砚堂中,利用其做比喻,因材施艺,借题发挥,供人鉴赏。


5、品文化——怀古与惜今


在端砚中铭文和刻录传记、诗词等,内容丰富多彩,使端砚更加雅致,也给后人研究端砚的历史及收藏者的文化提供了宝贵信息。这也是鉴赏端砚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端砚的收藏


1、端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为人们的收藏目标。


砚的性质坚固,具有“传万世而不朽,历劫难而如常,留千古而永存”的特点,所以在文房用品中留存最多,观赏和收藏的价值也最高,被誉为文房四宝之冠。

广东肇庆端溪石砚,问世始于唐初,历史悠久。端溪石砚的石品丰富多彩,绚丽多姿,花色种类之多,形态色泽之雅致是其他砚不能望其项背的,配以当地艺人的特色工艺,这些独具的风格和石品特点,从古至今都得到很高的评价,从而当之无愧地列为“四大名砚”之首。


2、端砚的艺术性和历史性决定了端砚的收藏价值,收藏端砚是一项有益的活动。


收藏端砚,既是一种嗜好也是一种艺术。由于端砚既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又是历代文人墨客以物言志、以石喻德的精神支柱,欣赏一方端砚,使我们浮想联翩,感悟物态万千,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收藏端砚,可在观赏中学习,在把玩中怡情,在探索中创造。端砚的艺术性有其独特之处,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进行制作雕饰,属于一种造型艺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固化于砚石中的石品,鬼斧神工,天然雕饰,靠我们的观察、发现、想象去感受他的美,却属于一种发现艺术。收藏端砚,观赏端砚,把玩端砚可以陶冶性情,可增强审美能力,可开拓创造思维,是一项有益的活动。

收藏端砚,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宋代米芾在《砚史》中列举了一些端砚后说:“已上砚平生约见五七百枚,十千已上无估。”而歙砚“幸完好,直五七千以上无估”,其价值明显低于端砚。清代李兆洛《端溪砚坑记》载,端砚中的老坑“但如手掌大,温润无疵者即值一二十金;其不甚精美者亦需一二金;若五六寸成方无大疵则在百金以上矣。”近十余年来,端砚的价格一路攀升。1996年版的《肇庆市端溪名砚厂价格目录》中,10寸精工雕花甲级老坑砚的价格仅为2078元,而按今日市价,已逾十万元,石质、雕刻特别优美者,则达二三十万元。


(三)端砚拓印——端砚文化的延伸


拓印就是把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或图画印在纸上。也可用纸紧覆在物体(如植物的叶等)表面,将其纹理结构打拓在纸上。所谓的拓印就是把一张坚韧的薄纸事先用一定粘度的液体浸湿,再敷在石碑上面,用刷子轻轻敲打,使纸入字口,待纸张干燥后用刷子蘸墨,轻轻地、均匀地拍刷,使墨均匀地涂布纸上,然后把纸揭下来,一张黑地白字的拓片就复制完成了,这种复制文字的方法,称之为"拓印"。它是将石刻或木刻文字,用纸、墨拍印出来,以便保存和传播的工艺方法。端砚拓印也是把端砚上的文字或图画印在纸上,成为欣赏端砚雕刻艺术的另一途径和保存传播端砚雕饰资料的一种办法,是端砚文化的延伸。

关于拓印术的起源,历史上没有记载,迄今为止说法不一,难以定论。大多数人认为,拓印术始于东汉熹平年间。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拓印术的出现肯定是在纸张发明之后才出现的,并且拓印方法起源甚古,且比雕版印刷早出现。在隋代文字的拓印技术已经很发达,这也说明了在这之前,拓印术就出现了。

按拓印效果来分可以分为乌金拓、蝉翼拓、朱拓、蜡拓,还有全形拓等。


6fc9ef1ec7231a1f3e68e5890f1bb1da.jpg

朱拓

5d2c99af7388a7bc95716c5f9f841934.jpg

蜡拓

95810948e89bea660716eb7048b3198f.jpg

全形拓

0867218ae843ff3a031ddf0444bfdc4a.jpg

蝉衣拓

12cc6800c42e2c2a5ef30be689a2aa56.jpg

蝉衣拓(全形)


【思考与讨论】

1、端砚石有哪些石品?

2、试说石质与石品的关系?

3、如何鉴赏端砚艺术?

4、从拓片效果分端砚拓印有哪些?有兴趣自己动手做一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