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砚为砚的最后防线

2019年12月25日 16:26

坚守砚为砚的最后防线

杨德球

 

内容提要:端砚自唐代被发现并利用,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洗礼,不仅至今仍备受人们的青睐,而且一直位居文房四宝之首,足见端砚这种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端砚的认识却似乎越来越模糊,对端砚的标准似乎也越系越宽泛了,甚至乎似是而非。本文作者认为,作为端砚,无论形式、技艺和风格怎样变化与发展,也必须坚守砚之为砚的最后防线。


关键词:砚 实用 传统 文化


一千三百多年位居众砚之首的辉煌历史,成就了端砚的原产地肇庆作为中国砚都的地位,也成就了一大批制砚大师和优秀的制砚工艺人才,他们在端砚制(创)作上既传承传统的制砚精神,也勇于开拓创新,整个制砚行业形成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盛况。如何传承端砚的传统艺术,在传统的基础上闯出一片新的天地,让历史悠久的端砚艺术焕发出时代的气息与生机,这是作为一个端砚艺人必须面对和反思的问题。

端砚,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独特的门类,传统端砚的造型、题材、纹饰和雕刻工艺,不仅反映着不同时代的风尚,也反映着制砚艺人和用砚人的审美取向和砚雕情趣。端砚作为文房雅玩,自然首先适合于“文房”之用之设,而且还须“雅”,这是端砚作为砚台的身份象征。

就砚台的本质--实用而言,一方砚的“砚堂”应该是砚的灵魂,也是体现砚之为砚的最主要的特点,因而砚面中砚堂应具备绝对优势的比例,这样,一方面突出了砚的特点,另一方面使用起来也自然、舒适。然而,当我们环视今天的砚台市场,你会发现,砚台象许多传统文化一样,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文化的冲击下有意无意之间使出了“变脸”的招数,从此,砚台不再高扬作为昔日文人书房中日用文具曾经引以为荣的独特的实用功能,而渐渐转向强化材质温润之美和自然纹理之美,转向强调装饰雕刻之美的艺术价值,以迎合时代的好尚,其风格直迫清中后期雕琢繁复之工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制砚的观念以大为荣耀,以大为高价值的评估标准;雕工以繁复为技艺超群,以繁复“工多”为高价值评估标准,而将最重要的「砚堂」放在一旁,只是象征性地表示一下“砚”的符号,不熟悉砚台的人很容易误读成“石雕”。 砚堂小,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该砚的石质不佳或瑕疵多,石质不佳或瑕疵多的砚石要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唯有用繁复的工艺去掩饰砚石材质的缺陷!这种砚台既不方便研墨,甚至乎根本不适合研墨,既不适合砚台审美要求,也不适宜摩挲把玩。

然而砚是什么呢?怎样的砚台才是一方好砚?这需要回顾一下砚台的发展史。砚者,研也,故最初的“砚”称为研,意指研墨用具。汉.刘熙《降名.释书契》云:“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同朝的许慎在《说文》中释:“砚,石滑也”。“滑”者利也,意谓砚为“研磨”之器也。最早是从研磨谷物等物的器具转化过来的。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最早的“砚台”发现于陕西临潼县姜寨遗址中出土的一方石砚,专家认定为母系氏族时期的仰韶文代时期,距今大约5000年左右的历史。以出土的石砚的结构及附带的器物推测,当时使用砚台的时候需借助石质磨杵来研磨块状的颜料,其功能实为研磨工具作用。研的出现,奠定了砚台制作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至汉代,人工墨的发明与广泛应用,促使了砚台的加速发展,制砚的材料、形制、功能结构等各个方面都显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以陶制砚最为普及,石、铁、玉、铜等材质相辅,其制砚思想从原创期的自发状态提升到自觉的水平。砚台的制作在中国传统儒、道、墨以及诸子百家等哲学思想的浸润下,道器合一、天人合一、器以致用等创物、造物理念得以张扬和强化,奠定了砚台工艺造器的思想基础。

唐、宋砚可谓砚史上的两座高峰,这不仅体现在这时期制砚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体现在端、歙等优质天然砚材的被发现,更重要的则是唐宋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环境成就了文人士大夫诗意的情怀和人文的审美取向,使唐砚的张扬气度,宋砚的端庄典雅成为后世尊崇的典范,不仅将砚台的实用功用美推向高峰,也将砚的审美引向了更高的境界。明、清两代的砚台总体上体现出时代的社会风尚,明承宋风,明末至清砚台的风格开始出现分化,一方面走向世俗,另一方面走向文人素雅,表现在制砚风格上,前者追求雕馈满眼,繁复的雕刻工艺,追求世俗吉祥寓意的题材;后者追求自然随形、朴素含蓄的雕刻风格,追求个人的思想抒发和物趣,自然而清新。

清末至民国时期可谓砚台的式微时期。造成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兵荒马乱的政治局面贯通于这一时期,更重要的另一是墨汁和硬笔的出现,其快捷方便的书写方式让人们从惊讶到乐意接受,并成为大众喜爱的方式。这时期的砚台从清中期崇尚繁复精美工艺,追求优质美石渐向一些大众化的简易砚台过渡,学生砚尤为可观。但正是这样一个时期,却出现了一位为人尊崇的砚雕大师——海派陈端友,他的作品最早吸收了西方写实的风格和表现手法,注重透视感和空间感以及物态意味,开近代写实砚雕的先河。本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砚台在沉寂了近百年的时空中再次重获生命的气息,大量生产出口外销仿古实用砚,各砚坑砚材陆续开采,大量优质砚石面世。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砚台作为“用”的主要功能逐渐削弱,观赏性反客为主,成为砚台制(创)作的主要价值取向,因而以山水和历史典故为题材的砚台开始兴起,并很快形成一种潮流,愈演愈烈,直至今天。这一时期无论在品种、数量、产值、形式、题材等方面在砚台史上可谓盛况空前,由于科技信息的发展,雕刻技艺与技巧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工艺大师和工艺精品。从整个行业看,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指导,传统的制砚工艺精神未能与时代的特色实现有机的结合,过份重视 “人”的作用而往往忽略了“器”的意义,致使砚台在繁复精细的雕刻下,缺失了深刻的文化艺术意蕴。砚台仿制(创)作由于受西方文化、当代艺术和人的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墨汁、硬笔以及电脑等科技产物的冲击,大部分砚台明显地张扬着工艺雕刻的意义而忽视砚台的“用”之功能,重赏而轻“用”之风愈演愈烈。

本文作者自80年代初开始从事端砚端砚的创作,从最早的模仿古砚开始学习制砚,从最基本的形制、线条起步,努力做到形制规整、线条流畅、砚堂开阔平坦等作为砚台实用的基础要求。由于当时制砚的对象主要是面向国内的书画家和文化人以及日本的端砚爱好者和收藏家,他们对砚台的材质和实用的工艺性要求较高,一般要石质稳定、线条清晰、造型规范。由于这些特定消费群体的苛刻要求,慢慢地形成了自己对端砚制作的基本标准,并一直延续至今。

2000年以后,端砚的市场渐渐兴旺,出现了端砚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价格自然上涨,因而吸引了端砚行业外围的人进入,特别是大批的外地人进入制砚行业,他们以快速谋利、谋生为目的,追求效率,快速出货。由于缺乏扎实的基本功,制作出来的产品简单粗糙,而只能以较低价格出售。由于从业人员多、快速、产量大、平价等原因,慢慢地,这些产品在市场上渐成势头,并充斥市场,出现了砚不成砚的怪现象。

作为端砚业界中人,三十年来,本人始终坚持制砚以实用为基础的原则,不断尝试为端砚的制作运用新的造型、新的题材和新的表现手法,不断尝试为端砚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和新的时代气息。如本人的作品《渔乐》砚,2010年制,坑别:坑仔岩 尺寸:23x14x4cm,是砚石质娇嫩、温润,砚堂宽敞大气,构图布局合乎砚理。创意藉老翁陶醉于自然山水之中乐渔忘返,不知不觉己到日己西沉的情境,暗寓这秀色可餐的砚台,研之、抚之,可让您的心胸酥醉,既可以得怡情之乐,又可以得养性之质。又如本人的作品《云鹤仙乡》砚,坑别:老坑 尺寸:23x14x4cm。利用端溪老坑砚的质、色、纹的特色去充分发挥创意,营造出一方如梦如幻的仙境画意砚。砚边及砚额雕刻古松林立、寿鹤翩翩、奇石嶙峋、松声寺影,砚石与雕刻内容的意境融在一起,相互彰显,让人在使用和观赏的过程中进入自然仙乡的景况。可用、可赏、可藏。


fe9a70f1b1dfe28c2fc8e33375e66af477960028.jpg

《渔乐》砚  坑别:坑仔岩 尺寸:23x14x4cm


948b6997ffc59e7689b20296b7edcdfd45621bb3.jpg

《云鹤仙乡》砚  坑别:老坑 尺寸:23x14x4cm


一方好端砚,无论你用与不用,或者说你是用砚研墨还是收藏把玩,都应以用为先,宽阔、平坦、舒展的砚堂,不仅带给您使用的舒适感,也带给您浓浓的砚味,更会带给您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作为端砚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无论端砚的形式、制作技艺和器物风格怎样变化与发展,都必须坚守砚之为砚的最后防线,因为只有“用” 端砚才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