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历史发展概况

\"七星岩01.jpg\"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距离广州100公里,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管辖三区二市四县,即端州区、鼎湖区、大旺区、高要市、四会市、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广宁县。肇庆市是一座风景秀丽、空气纯净、人杰地灵的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是最适合人居住的圣地之一,著名的七星岩、鼎湖山就坐落在市区内。

肇庆,古称端州。地处西江流域。西江上溯桂、滇、黔、川,下抵广州,汇入珠江,经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出南海。肇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腹地深远。秦汉以来,肇庆便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一座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

肇庆在古代属荆州、扬州,春秋战国时属百越之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肇庆始为南海郡四会县所辖。赵佗立南越国,则属南越。

汉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时,设高要县,管辖今高要、肇庆市区、高明和三水西部、云浮东部等地,属苍梧郡。

太康二年(281),晋武帝置西江督护府于高要。

天监六年(507),梁武帝升高要县为高要郡,辖7县,并在此设广州都督府,统辖岭南13州。

隋开皇九年(589)置端州,辖9县。

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帝封弟赵佶为端王,食邑端州。

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端王赵佶登帝位为徽宗,在端州置兴庆军节度;政和三年(1113)改端州为兴庆府;重和元年(1118) 徽宗御书“肇庆府”赐守臣,自此更名为肇庆。

元至元十七年(1280),改肇庆府为肇庆路。

明洪武元年(1368),复置肇庆府,辖德庆州和11县。

嘉靖四十三年(1564),两广总督府从广西梧州移驻肇庆,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迁往广州,历时182年。

1646年,明朝灭亡后,前明桂王朱由榔以肇庆为行宫称帝, 建立抗清政权,翌年改元 “永历”。

清代在省与府之间设道,道台多设在肇庆。

1912年开始,民国政府先后设肇罗军政分府、肇阳罗镇守使署、西北区绥靖委员行署等。1936年,设置广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12县。

建国后,肇庆一直是高要县、肇庆地区行政公署和肇庆市人民政府的驻地。1988年3月,肇庆改为省辖市,辖端州、鼎湖两区和高要、广宁、四会、新兴、罗定、云浮、德庆、郁南、封开、怀集10县。1994年,云浮、罗定、郁南、新兴等四个县级建制从肇庆市辖区划出,另外成立云浮市。今肇庆辖端州、鼎湖两区,四会、高要两市(县级),广宁、德庆、封开、怀集四县和肇庆高新技术开发区。

肇庆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遗留下大量珍贵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摩崖石刻和近现代重要性史迹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古民居(村落)。据不完全统计,有古遗址和古墓葬300多处,古建筑和历史纪念建筑290多处。当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2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3处;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有2万余件(套)以及众多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30多处。肇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相当丰富,有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民间语言、传说、音乐和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医药、手工艺技能、商贸、消费习俗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民间信仰等。2006年,肇庆市公布首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9项。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交相辉映,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内涵。

肇庆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与历史悠久的岭南名郡,肇庆的宋文化、包公文化、端砚文化、龙母文化、中西合璧的宗教文化及各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

肇庆是岭南最早的人类发祥地。封开黄岩洞遗址人类牙齿化石的发现表明,距今14.8万年左右,比韶关马坝人早一万年。

肇庆是我国历史上佛教传播重地之一。唐代六祖惠能的高徒智常禅师在鼎湖山创建的白云寺。

端州与海外文化交往始于唐代。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因与鉴真五次东渡未果,于天宝七年(748)辗转来到端州,后染病圆寂于龙兴寺。鼎湖山建有荣睿纪念碑。

肇庆是中西文化最早交汇地之一。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肇庆知府王泮的支持下,建起了中国大陆第一间天主教堂“仙花寺”,主编了中国首部葡华字典《平常问答字义》,绘制了第一幅中文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全图》,被誉为“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今崇禧塔东侧有“仙花寺”遗址,西侧有王泮生祠。

明清时期,两广总督驻肇庆182年,这里再次成为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肇庆主要特产有端砚、裹蒸、剑花、鸡蛋花、肇实、紫背天葵、文庆鲤、何首乌、巴戟、竹蒿粉等。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陈毅、董必武、蔡廷锴、沈钧儒、李富春、叶剑英、郭沫若、罗瑞卿、张闻天、杨尚昆、华国锋、胡耀邦、江泽民、朱溶基、李鹏、邹家华、李瑞环、田纪云、乔石、吴邦国、蔚建行、回良玉、李长春、张德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在肇庆留下足迹。书画家、文化名人更是数不胜数。他们来肇庆除了领略肇庆的美丽景色外,都要目睹闻名遐迩的端砚。

(一)、物质文化遗产

肇庆是岭南最早的人类发祥地。封开垌中岩遗址人类牙齿化石的发现表明,距今14.8万年左右,比韶关马坝人早一万年。

距今l万年左右肇庆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在封开黄岩洞、簕竹口、塘角嘴遗址和高要蚬壳洲等洞穴遗址、贝丘遗址、台地遗址及封开杏花乌骚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二次葬墓群对研究西江流域原始社会的文化、经济、葬俗以及水上聚居民族起源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

1972在肇庆北岭发现的松山战国墓,出土的青铜器不仅数量多,而且造型典雅、工艺精巧、纹饰精美,富有地方特色,在广东占有重要地位。

肇庆正是西江通衢必经之地。汉元鼎六年(前111)在苍梧郡下始设高要县治,次年(前110)汉朝廷又在此设立盐官。珠江口内外所产的盐,通过高要北运。汉武帝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后,中原所产丝绸通过西江经当时的苍梧郡治广信(今封开县)和高要县到达广州。此时,肇庆作为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逐渐发展为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秦汉时,中原文化主要经西江传播到岭南地区。汉代交趾刺史部绝大部分时间设在苍梧郡治广信县,使之成为岭南早期的文化中心之一。唐大中五年(851),封州(今封开县)人莫宣卿17岁成为岭南第一个状元。封开今存陈钦、陈元父子的墓——“将军博士墓”和莫宣卿墓。

肇庆市郊坪石岗东晋墓出土的陶水田模型是广东晋墓出土同类器中形制最大的一件,同时还出土陶马模型、陶井模型、陶畜圈模型等器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肇庆农业的发展水平。还有一件出土的玻璃器皿为广东首次发现,从形态观察,似属容器,很可能出自西亚,为研究晋代的对外商贸、交通提供了依据。到了南朝,肇庆的陶瓷业已很发达。封开杏花南朝窑址出土的滑石猪、青瓷鸡首壶等,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肇庆城区和封开晋墓出土的陶瓷三足砚台,市郊坪石岗东晋墓出土的青瓷狮形水注(也称砚滴),表明晋人对书法的重视,反映了当时肇庆的文化已相当发达。

肇庆经汉、晋两代,其政治军事地位日显重要。南朝宋设广州宋熙郡,郡治在今高要南岸宋崇水口。天监六年(507)梁武帝升高要县为高要郡,并设广州都督府于高要郡。

唐宋至明清时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兴盛期。唐宋以来,李邕、李绅、杨衡、宋之问、包拯、郭祥正、俞大猷、陈献章、汤显祖、屈大均、袁枚、张之洞、黄遵宪等历代名人都曾在肇庆或兴利除弊,或设学堂,或赋诗作文,加速了当地文化的发展。他们在七星岩、鼎湖山、羚羊峡清风阁、德庆三洲岩、高要神符岩、怀集花石峰等地留下900余题的石刻,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文化的繁荣带动了文房用具的生产,端州所产砚台自唐代问世,宋代贵为朝廷贡品,闻名遐迩。众多的砚坑遗址和端砚实物是研究我国传统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的珍贵资料。

明清时期,两广总督驻肇庆,这里再次成为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两广总督府门前石狮、阅江楼清康熙御书碑和记录明嘉靖、万历年间两广提(总)督镇压少数民族起义的《平岭西纪略》碑刻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遗物。明末清初,朱由榔称永历帝,在肇庆组织力量抗击清军,今丽谯楼是其登基之所。七星岩南明官员所题的三块碑刻,是研究南明历史的珍贵资料。

端州与海外文化交往始于唐代。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因与鉴真五次东渡未果,于天宝七年(748)辗转来到端州,后染病圆寂于龙兴寺。鼎湖山建有荣睿纪念碑。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肇庆知府王泮的支持下,建起了中国大陆第一间天主教堂“仙花寺”,主编了中国首部葡华字典《平常问答字义》,绘制了第一幅中文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全图》,被誉为“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今崇禧塔东侧有“仙花寺”遗址,西侧有王泮生祠。

肇庆是我国历史上佛教传播重地之一。唐代有六祖惠能的高徒智常禅师在鼎湖山创建的白云寺。宋代保留至今的著名建筑是梅庵大雄宝殿。其结构和技巧别具一格,既完整地保留宋代木构架的形制和做法,又具有浓郁的岭南特点,为广东现存宋代木构建筑的孤例。始建于明崇祯年间的鼎湖山庆云寺,规模宏大,依山而建,被列为岭南四大名刹之一,在国内和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

自唐宋科举盛行以后,学宫、书院应运而生。宋代开始在西江兴办官学。北宋包拯兴建的星岩书院,是岭南最早的书院之一。明清时期,学宫、书院遍及城乡。其中元代德庆学宫大成殿、明代高要学宫大成殿,是广东保存较好的学宫建筑艺术珍品。

肇庆祭祀江河的坛庙建筑以德庆悦城龙母祖庙最为著名,在民间影响甚深,香火鼎盛。这座建筑群,既继承了古代建筑艺术传统,又吸收西方建筑艺术精华,并根据南方水乡的特点,从外观艺术造型,到内部梁架结构,都是精心设计和制作,许多石雕、砖雕、木雕、陶塑和壁画,技艺精湛。悦城龙母祖庙,与广州陈家词、佛山祖庙合称南方古建筑的“三瑰宝”。

肇庆的塔幢建筑比较多,现存有10余座,多为楼阁式穿壁绕平座结构的砖石风水塔。位于市区西江河段两岸的肇庆明代四塔,双双隔江对峙,独具特色,尤以崇禧塔最为巍峨壮观。清末民初出现有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的骑楼和中西合璧的建筑。

肇庆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1916年,岑春煊、梁启超等人在肇庆成立了护国军部司令部,联合西南、华南等地方力量,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护国讨袁。大革命时期以来,西江农民运动如火如荼,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农民运动领袖周其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及北伐名将叶挺等众多的历史名人都在肇庆留下足迹。这一时期的文物、旧址有城区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广宁周其鉴故居、彭湃旧居,四会彭泽民故居,封开李炳辉故居,怀集邓拔奇故居、钱兴故居、郑作贤故居和各地县区乡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总部旧址,以及广宁苏维埃政府遗址、中共西江特委旧址和高要领村革命烈士纪念碑、鼎湖区沙浦镇桃溪村峡山口的海军马口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四会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肇庆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肇庆是粤语的发源地。肇庆先秦时为百越民族聚居地,秦汉、魏晋以来大批中原汉人迁入岭南,宋代至清康熙年间,客家先民土著与百越诸族杂居,生息繁衍,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各保留着原有的语言特点和风俗文化习尚。肇庆所操语言是“粤方言”(以“广州话”为标准音)。粤方言,是古越语和中原古汉语融汇而成的一种方言。经考证,其发源地在古广信(今封开县一带)。肇庆的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至今还保留着远古的语音。如怀集县大岗、永固、诗洞、桥头等镇所操“标语” 是一种与壮侗语族有亲缘关系的少数民族语言,有古越族的语言遗韵。目前使用标话的人口约25万人。

肇庆的先民定居在西江流域,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挥了聪明才智,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歌谣,其中《七星岩的传说》、《望夫归》、《砚坑的传说》、《包公掷砚》、《龙母的传说》等广为流传;民间歌谣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有劳动、时政、仪式、情歌、生活、儿歌等,较有特色的是怀集下帅一带的“年晚歌”,二人同唱,二声部,山鸣谷应,声波荡漾,别有一番风味。民间谚语、谜语等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肇庆广大民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参与文化艺术的创造,形成了一系列适应本土人文环境、反映社会生活需要、寄托向往愿望的艺术形态和样式。目前仍然较为活跃的民间艺术有30多种。有民间表演艺术、戏曲等。如封开县的“麒麟白马舞”、“五马巡城舞”,德庆县的“雄鸡舞”、“蝴蝶舞”,怀集县的“春牛舞”等都是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舞龙”、“舞狮”,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全市广为流传,每逢节庆,狮龙起舞,为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民间戏曲则以怀集的“贵儿戏”为代表,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民间艺术,其内容、形式、服饰、表演、音乐、锣鼓等都有其独特之处,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已被列入我国稀有剧种之一。

传统手工技艺是人类的基本生产活动之一,它和社会生产、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在肇庆流传着各式各样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手工技艺。如端州的端砚制作、高要的红木雕刻和草编、广宁的玉雕、四会花灯、玉雕、古法造纸等,以手工精巧、艺术精湛而远近闻名。其中端砚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制作工艺至今仍然保留传统特色,也有不少的创新,目前已成为肇庆重要的文化产业之一。1300多年来,无数帝皇将相、文人墨客留下的有关端砚的著作、诗词、砚铭,以及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说、故事、对联、谜语、书画等构成了内涵深厚的端砚文化。另外,农产品加工的手工技艺也具有地方特色。如“肇庆裹蒸”、“鼎湖上素”、“竹篙粉”、“疍家糕”等都是驰名的特产。

肇庆的岁时节日与各地的一样,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 乞巧节、中元节(佛教的盂兰节,民间称为“鬼仔节”)、中秋节、重阳节、 冬至等。在岁时节日的基础上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庆习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肇庆有各种节庆活动近20种。有端州城区包公诞、鼎湖山庆云寺浴佛节、鼎湖区苏真人诞、端州区黄岗镇白石村宾日村四月初八纪念伍丁祖师宝诞拜师节、德庆五月八龙母诞、怀集燕岩六月六歌圩、怀集县桥头燕子节、封开县圣妃诞和高要白土、金渡、回龙、莲塘等镇的茶果节等。其中德庆“龙母诞(庙会)”最有特色。其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每逢龙母诞期,当地乃至岭南地区的群众自发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寄托人们对龙母的祝愿和对美好未来的期望,是岭南地区反映信仰、礼仪的最大型最具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肇庆悦城龙母文化包含孝亲、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丰富的主题,它虽是西江流域土生土长的文化,但它的影响遍及整个珠江流域,遍及港、澳、台地区及至海外华侨华人居住地。龙母文化是龙文化的延伸,是光辉灿烂的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极强的历史和文化信息。现“龙母诞(庙会)”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