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文化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作者:李刚)

2013年07月28日 10:07

砚文化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李  刚

 

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对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比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因此保护砚文化、发展砚文化在我们当代任重而道远。

承载千年灿烂的东方文化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是孕育中国文化的摇篮,是推动文化方舟驶向文明彼岸的风帆。中华文明与砚相伴,曾几何时,砚台常高置于帝王的御案,秘藏于将相名流的华堂深苑,珍玩于才子仕人的书斋雅轩。砚,作为一种文化必需品,自秦汉纸墨出现,砚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至汉唐文人更是把砚推上了一个文玩的高度,制砚日益讲究,逐步扩展,除了端歙洮泥四大名砚外,还出现了许多别的品种。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在他的砚台刻铭曰:“润比德,式以方,绕玉池,注天潢,永年宝之,斯为良”;明代子晋,得到一方端砚,即在背面刻下:“得之不易,藏之为宝,继我书香,子孙永保。”;都把砚台视作宝贝。

时过境迁,昔日,砚在人前显贵,光彩照人,而今因功能的日益衰退,风光不再。国人时下对砚台文化的认知度不高,收藏市场对砚台尚不看好,一方百年老砚,还抵不上一件新制的摆设品玉器。2011年春,清代老坑竹节砚拍卖成交价人民币13800元,清代云龙纹水岩端砚51750元。价值之低确与其身份不符。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要在真正层面上发展砚文化,做到文化强国,文化强市,除政府不懈推动外,还要采取以下措施才能让砚文化发扬光大:其一,通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砚文化;其二,成立专业砚雕艺术学院,建立完善的砚雕学科艺术体系,培养后继之才;其三,努力探索与创新艺术发展之路;其四,做好资源保护措施。

 

一、砚文化保护与“申遗”

由地方政府主导,将传承几千年的砚文化和1300多年的端砚史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艺术的文明精髓,使砚文化真正得到全世界的“法定”认可,从而从源头上去重振砚的“雄风”。

那么,“申遗”保护真正能从源头上解决对砚文化重视面临的困境吗?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说青铜文化传承的消失是砚文化传承的警示,那么可以说中国的篆刻艺术“申遗”的成功经验,是“治”端砚文化能持续发展的“良方”。

篆刻与文房四宝一样,都是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独特的中国文化形式之一,与书画同源。“印从书出”,篆刻自战国的出现至明清的2000多年历史中,篆刻艺术曾涌现出两个空前繁荣、高度发展的时期。第一个艺术高峰秦汉时期。至唐代,篆刻艺术逐步走向衰弱。至明末清初,随着钟乳石被文人发现,用作刻印后,篆刻发展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艺术高峰,这一时期呈现出百家争鸣,流派纷呈局面,丁敬、邓石如、黄士陵、赵之谦、吴让之等大批书法篆刻名家辈出。

至当代,篆刻已发展形成一个篆刻艺术的独立门类专业。

篆刻艺术深得文人喜爱,深得收藏家青睐,早在2008年西泠拍卖公司春拍印章专场中,一方4厘米见方,8厘米高的田黄双凤钮闲章,就拍出431.2万元的天价。2011年,西泠印社春拍的篆刻专场,拍到凌晨3点,仍座无虚席,成交率100%,成为“白手套”专场,名家印章更是5年涨10倍!健在的当代名家,如韩天衡、石开、李刚田等名家篆刻作品,近年也是十万元难求一印。

篆刻艺术市场在当代的一路“走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下列三点不能不引起人们重视的。

其一,篆刻艺术成功申遗。2009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牵头组织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篆刻艺术的成功申遗,让人们了解到篆刻艺术是一门独立的、自完自足的艺术门类,不但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

其二,文化复兴。一是西泠印社长期对篆刻艺术的推广、宣传。如西泠印社主办的为期三年一届的“西泠印社篆刻艺术评展”和不定期举行的“西泠名家讲坛”等。二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为期四年一届的“全国篆刻艺术展”和为期四年一届的“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等,因这些展览都是全国最高规格、最专业、最具权威性的展示,对篆刻艺术的发展宣传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

其三,宣传力度到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奥运会徽为一方奇特的中国印,定名为“篆书之美”,设计源头为中国大篆,北京的“京”字变形而成。图标易识别、易记忆,达到“形”与“意”的和谐统一,对这古老的篆刻艺术走出国门,扩大认知度起到积极的作用。原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在《原来篆刻这么有趣》一书中,采用了一个全新的手法,出版了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篆刻作品集。该书集诗、书、画、印、音乐、摄影、散文、笑话于一身,使读者在欣赏篆刻的同时,又对印章中内容所涉及的事件、人物、趣闲、历史事件等有所了解,以篆刻为主线,将其他艺术门类有机地融入到篆刻艺术上。作者给篆刻这门古老的东方艺术注入新的理念,更为世人所属知,读者面广,宣传力度大。

综观论述比较,篆刻与端砚应是孪生兄弟。其相同点有:一是砚台与印章同是以石为载体,与石同寿;二是砚台与印章一样流派纷呈,风格各异;三是砚台与篆刻都因社会的不同发展,实用功能边缘化。其不同点有:一是篆刻艺术已申遗成功;二是专业院校研究机构众多,团体遍布海内外。如内地的:中国篆刻艺术院、西泠印社、南京印社、辽宁印社、珠海印社、山东印社、岭南印社、小榄印社等国内百余家;海外的:台湾中国篆刻协会、澳门篆刻印社,香港书法篆刻学会等;国外的:日本篆刻家协会、韩国篆刻学会等。篆刻刊物办得有声有色,如篆刻专业期刊《篆刻》。

砚雕艺术界虽然在全国各地的砚种原产地也有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个别高校近年也尝试一些短训班,但终归是不系统的、无全方位的,成效不显著,大多“雷声大、雨点小”。行业内缺乏艺术研讨,缺乏定期展览活动,缺乏全国性权威研究机构,社会认知度低。

有鉴于此,砚雕艺术要向前不断发展,首要条件就是,能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二、构建砚雕艺术学科体系

人们普遍认为:诗、书、画、印同源。笔者认为,在中国可谓“诗、书、画、砚、瓷”同源。

书法、绘画,国人对之的重视,有目共睹,在此不再赘述。“印者,篆刻也”,其被国人的重视程度也不亚于书法。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美术学院率先开设了书法篆刻专业学科。改革开放后,1999年由西冷印社筹建的我国第一座集文献收藏、文物展示、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印学专业博物馆座落杭州孤山。目前,在全国较多的高校都开设有书法篆刻专业,如中国美院、广州美院、首都师范大学等,使书法篆刻艺术薪火相传不断发展。

陶瓷方面,在推广宣传和对后继人才的培养引起高度重视,瓷都景德镇在长达两千年的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独领风骚,形成独特的陶瓷文化氛围。1958年已建了专业的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着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开设设计艺术学、美术学、材料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教育等省部级重点学科,同时具有硕士学位和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编辑出版的《中国陶瓷》、《中国陶艺》和《中国陶瓷工业》等报刊,享誉国内外陶瓷界。景德镇陶瓷学院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依托基地办学,以陶瓷工程和工艺美术两大优势专业为龙头,拓宽办学专业、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的毕业生活跃在全国各地、成为中国陶瓷业的新生力量。景德镇陶瓷学院培养了陶瓷业的一代又一代传承人,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高质素陶瓷艺术大师。因此,陶瓷业市场看好,业界兴旺。

把篆刻艺术、陶瓷艺术与中国砚雕艺术作一比较,笔者得出第二个结论:建立专业的砚雕艺术学院,培养人才刻不容缓。

第一、在可能的条件下,被誉为中国砚都的肇庆市应尽快建立起一所砚雕专业艺术学院,若当前地方财政等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可借助当地高等学府之办学有利条件,在现有高校内成立本科或专科建制的二级砚雕艺术专业学院,完善砚雕艺术学科体系。

第二、成立行业全国性权威研究机构。

第三、向海内外征集历朝历代砚作典籍,建立可供科研、考古、展示、学习的最具权威性综合馆,对一些名作不能征集到的,亦应以复制品形式入馆展现。

第四、创办专业砚文化期刊,全国征稿发行。

 

三、砚雕工艺品与艺术作品分门别类

当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商业利益的冲击,导致了砚雕作品商业化。如表现形式单一、趋同等等,不一而足。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强化艺术门类分科,才能使市场自主矫正,使砚业得以更健康发展。

(一)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三维电脑雕刻机的出现,使工艺品得以机械化、程序化、工业化生产的同时,更应保护砚雕业以走纯艺术之路为主线,提倡作品的个性化,唯一性。
以生产形式分,将砚业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工艺品类,由运用电脑程序操控,实行工业化生产出的砚产品,属纪念品、实用品、大众化工艺品,定价工薪阶层。二是工艺美术类:①强化精品意识,艺术意识;②艺术风格明显,样式入调;③作品师承有道,源头有依可循,艺术成分高,定价属投资收藏类。
以艺术门类分,将砚业产品分为:秦汉类、唐流派、宋流派、明清流派、当代等。

(二)打造名师名砚品牌。可借鉴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的分类:分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省工艺美术大师”、“市工艺美术大师”、“陶瓷美术家”(市政府授)、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市级评定)、陶瓷艺术家、研究生(高校)等,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对从业人员的业绩作肯定,使行业竞争更良性化、更上进化,使其作品单价可“依冠”量化。不同称谓的名师,可依不同风格、不同源头的流派进行创作,使自身作品横向“无价位可比性”。依市场、依投入时间成本,灵活调节售价。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下和品牌与价位成正比。如景德镇中王锡良、秦锡鳞、张松茂等大师,其作品已经市场多年运作,个人品牌影响力大,艺术风格独特、作品市场认可度高,很受投资收藏家欢迎。

再说在砚界,端、歙、洮、澄泥等名砚虽大师名家也不少,但与陶瓷界相比,总体人数少规模小。中国砚都肇庆的大师名家在业内虽声望显赫,艺术水平高,但与陶瓷界相比,仍缺少市场运作,缺乏宣传打造,作品单价与“品牌”尚不成正比。

故此,砚界还要加强名师的培养和品牌的打造,要做到砚斋品牌和个人品牌都师承有道,各自风格显著,创出各自名家的品牌价值,使艺术价值与作品价值完美结合,市场价位与艺术相匹配,从而避免市场的恶性竞争,使业界发展更良性化循序渐进。

 

四、立法保护砚石资源

第一,不能以“做大做强,产业化、工业化”为砚界的发展方向。以不可再生资源为载体的砚雕业,应提倡走“做精做细,职业化、艺术化”之路。以文化内涵提升其作品艺术价值,以文化传承谱写其作品自身价值。

第二,通过地方行政法规,严禁非法采石。砚石的开采向来严控,端石自宋始,已成为朝廷贡品,砚石的开采受到严格控制。如水岩、坑仔岩等为官方所控制,派专员护守坑口,民间不能私开,要奉诏开采,在坑仔岩外存有摩岩石刻:“宋治平四年差太监魏封重开”。由此可见,端石向来珍贵。再谈篆刻材料,清康熙时,产于福州寿山村水田底的田石,单价有“易金三倍”之说,当代的田黄更是“一两田黄四两金”!由此可见,好石之难得!有类及此,中国砚都肇庆的“踏天磨刀割紫云”之紫石“纯品”(包括绿端),也应作出相应的“价值互动”,才是砚雕艺术品的更好出路。

资源的枯竭,可能导致砚文化传承的消失。故旧坑重新开采须慎之又慎。

第三,对新坑好石命名。组织专家学者对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地域所有的新开坑石,如沙埔石、杂坑石进行鉴定,赐其雅名,定其贵贱,以增补解决砚石原材供求紧缺现状。此举一能减少旧坑被非法偷采,二能减轻砚厂砚坊的原材料成本投入,增强企业竞争力。

在华夏这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国度中,曾一度出现过灿烂的青铜文化,几乎与中国的文字、阶级、国家诞生而出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传统礼制的彻底瓦解,铁器、陶瓷的广泛应用,已传承四千多年的青铜文化至隋唐沉寂,不再有创新的发展。而作为同时期诞生的古老篆刻艺术和陶瓷文化却为何又得以“万古长青”呢?这发人深省。

从某种意义上说,青铜文化的传承消亡应是砚界持续向前发展的警示,而篆刻艺术和陶瓷文化的千年一脉生息,永发文化光芒,又可作砚文化世代薪火相传的镜鉴和启迪。

以上所述旨在分析研究千年的砚文化,在砚台实用功能衰退后必须走纯艺术学科之路,只有这样千年的砚文化传承,才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以砚为载体的砚雕艺术才得以亘古长青!

 

 

(作者系广东省砚文化研究基地工艺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