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古端砚的艺术之美
·柳新祥
收藏家谢志峰王秋英伉俪,把用三十多年的心血收藏的116方古端砚全部捐赠给肇庆市端砚博物馆,这批包括唐、宋、元、明、清的古端砚,跨越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展现在我们眼前。
这批古端砚的展出,让肇庆市民有机会去认识端砚历史,欣赏古砚,享受中国古代砚文化的艺术之美,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砚文化的历史变迁,古代端砚发展历程,了解古代制砚技术,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
当我走进藏砚馆陈列大厅,被一方方造型优美,雕刻精致的古砚所吸引。它们虽然经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风雨洗涤,但依然包浆厚重、莹润光亮。砚中的石品花纹,如火捺、石眼、蕉叶白、天青冻等清晰可见;唐代的风字砚、宋代的抄手砚、元代的三足蝉形砚、明代的琴式砚、清代的象耳花瓶砚等,这些古砚不仅造型独特,古朴圆润,而且雕刻精湛细腻,达到较高的砚雕艺术境界,这些砚形和纹饰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也反映着不同时代的艺术特性和艺术风格。
最令我兴奋的是,在这批古端砚中还有许多历代名人、史学家、文学家、书画家以及革命家的藏砚、题跋和铭文,如明代书画家王世贞、清代大学士刘墉、书法家伊秉绶、云贵总督林则徐、维新革命将领康有为等。我们通过仔细观察砚的造型雕刻纹样和阅读砚铭,可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地域文化生活现状,以及砚主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
谢老先生珍藏的一方“长方盒形”砚(见图一),据谢志峰《藏端说砚》一书介绍,经考证,其砚制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长13.8厘米,宽6.1厘米,厚3.1厘米,砚的造型呈长方盒形,上宽下窄,砚身非端石,分两隔大小砚池,砚面长10.4厘米,宽5.4厘米,厚0.3厘米,成斜面,右上角有一小圆洞,呈深紫蓝色,说明当时端石在北方很珍贵。再看砚背铭文:“南越蛮溪磨墨,广顺三年五月十日,安阳牛氏。”在宋代北方人多称岭南人为南蛮,把端溪称为“蛮溪”,这一简短砚铭,显露出一千多年前宋代的社会文化繁荣发展。
继续参观,一方顾二娘刻制的“箕形”砚(见图二)把我的目光锁住。我停下脚步,仔细研究,这方“箕形”砚为绿端石制,长10.4厘米,宽8.1厘米,厚1.2厘米,其造型仿唐式箕形砚制作,砚背有二足支撑做竹节,砚身雕竹编纹,疏密有致,砚面雕成顺水淌池式,砚右边线上刻有“吴门顾二娘造。”刻工精细,自然简朴,包浆厚重,小巧可爱。
顾二娘是谁?据史料记载,她是清代名满大江南北的琢砚高手,相传有以鞋尖点石,既能辨别瑕瑜之说。朱家贤在《闻见偶录》中称:“其所作古雅之中并能华美,名称更甚,当时宝无其匹”。
对顾二娘的制砚技法及风格,笔者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有幸在北京某文物部门从事了古砚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古砚的修复仿制工作多年,亲手仿制过顾二娘用端石制作的“洞天一品”砚、“躬圭”砚、“竹编筛子”砚等多种雕花砚数十方。当时我们研究她的作品艺术流派和风格为:圆活而肥润,自然古雅,精致而不繁琐,简洁而不粗俗,尤其是竹编砚,工巧艺精,闻名于世。有资料证明,顾二娘一生用端石制作的砚不超过百方,她制作的箕形砚更是不过五方,据一位古砚鉴定专家给我们说过:顾二娘制作的砚,只有自认上品好砚才会刻“吴门顾二娘造”款识。由此看来,今天我们亲眼目睹到这方珍贵的“箕形”砚,实属万幸。
编后语:古砚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它记录了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轨迹,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它为我们弘扬中国传统砚文化,开拓端砚创
新之路提供了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为拥有这笔宝贵财富而深感荣幸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