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网络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了新的传播方式,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端砚文化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从传统文化数字化资源转化做起,为端砚文化在网络传播中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端砚文化有序、有效地传承与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砚文化价值。
关键词:端砚;端砚文化;文化传承;网络;网络文化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的讲话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当人们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时,就会发现传播技术和手段是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工具也在发生着改变。由最原始的瞽曚记事、口耳相传到文字出现,钟鼎留痕,再到师徒教授、薪火相传,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而到了现代社会,电视机、报纸、电脑的出现形成了新时代的新一轮的文化传播工具。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在改变
1.文字的传播
早在大约五千年前,中国已经开始出现了文字。无论在军事信息的传播还是历史文献的记载,文字都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春秋战国年间,我国就有烽火传书之说。把文字作为面向群众的新闻传播是从秦代开始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六国后,结束了六国文字异常混乱的情况,基本消除了用文字向全国发布政令和传播新闻的障碍。
2.电视传播方式
历史步入20世界70年代,电视机的出现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电影院。人们可以在家里调换频道来观看不同地方的节目,只要在家守着电视机便可以通晓世界奇闻、各个国家的自然景观、新闻大事等等。以电视机为媒体的文化传播方式大大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也大大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
3.网络传播方式
1945年,人类发明了第一台计算机,它标志着人类由脑力劳动时代步入了替代脑力劳动的机器年代。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进行文件的传输、即时通信、资源共享、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商业活动和娱乐消遣。可以说,现代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成就了人类新的信息存储与传播手段,无论哪个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
二、网络是端砚文化保存及传承的新平台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正在快速消亡,如何保存它们,除了传统的方法,新的数字化理念也开始使用。网络的迅猛发展也为端砚文化的生息演变带来了强大的助力和冲击,端砚文化的命运与传承、走向与未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议题。
1.网络具有时效性和全球性
现代社会是个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互联网的传播速度更迅速,容量很大,是传统传播方式所无法相比的。中国文房四宝协会高级顾问欧忠荣先生在名师名砚网上开设个人网站,以丰富的砚识、流畅的文笔、幽默的语言、独特的个性迅速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同,阅读人数持续上升,开办不足十个月,点击量已达到20万人次,创造了个人艺术类网站的一个奇迹。
除此之外,网络就与传统的印刷文字传播以及电视传播相比,网络传播具有着较强的时效性。网络传播集合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等一系列高科技手段于一体,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方便快捷、时效性强的特点。在第二十五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及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发生的事情,名师名砚网团队只需要有一台计算机和一个连接点便可以在第一时间将展会最新情况传播出去。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附带着发表自己的感想以及意见的评论。
2. 网络传播内容的海量性和开放性
计算机巨大的信息存储空间把人们带进了“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传播的虚拟性和自由性给予每一个人发布信息的权利。一个优秀的端砚作品要发表,按传统纸质发表方式,最快也要一天时间,长则数月,花费具大;而网络却可以即时发表端砚作品,并可以随着修改来完善作品的内容信息,零费用。名师名砚建网5年多,网上端砚作品展示平台收集图片数据量已接近2万张,以传统端砚作品书籍每本100个作品展示量来对比,这个网站相当于每年出版40本书(端砚作品集),发行量以网站浏览人数来衡量的话那就是无限量发行。
开放性的网络平台也促进了端砚的文化保存及传承发展,“名师名砚数据库”、“端砚作品展示库”、“端砚文献数据库”、“端砚藏家库”“端砚作家库”、“端砚视频数据库”……不断在名师名网等网络平台展示出来。
3.网络传播的双向性、交互性
以报纸、杂志为主的传统的传播方式是一种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单向的线性传播。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起了主导地位,受众只是作为一个信息的接受对象,被动的接受。而网络传播与其相比,论坛、博客、拍客、微博、轻博等不断在产生的新网络传播模式,使网络传播具有双向性和交互性。一个好的贴子,往往有百人跟贴,端砚文化传播将形成双向、交互交流。名师名砚网开设的《砚事日记》、《端砚聊斋》等博客栏目,开创了砚史先河,深受网友的喜爱;读者们不但每天跟踪阅读,还积极发表评论,涌现了象“烟雨十里亭”、“适庐”、“石友”、“思砚人”、“一笑”、“黑夜不迷途”、“笨老头”等大批学识丰富、妙笔生花的砚评人。
三、网络是端砚文化创新、品牌宣传的新途径
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不仅能够适应时代潮流对信息传递的要求,而且与传统媒介相比,有其优越性。从传媒本身的特点看,网络可实现多媒体传播,使信息的传播方式从一元变为多元,将记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融为一体;网络可实现交互性传播,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直接交流信息,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间的距离,并能够在两者的互动过程中促进信息深度加工和整合。网络做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对传统文化重塑和创新有着其特殊的意义。随着谷歌数字图书馆、电子书、文化保护数字化的普及,传播介质、传播方式的改变或许稀释了很多我们带有怀旧情结的乐趣,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网络技术使得传统文化获得了更广泛、更便捷的接受方式和适合于大众传播的新的应用平台。并且,正是在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一种重塑和创新。
1.网络利于端砚文化创新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对于生命存在和民族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民族精神生命的生生不息,在于民族文化的创新。文化创新的外在动力是文化的交流、论争,也就是所谓的百家争鸣。网络平台就是为端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平台。一个好的端砚作品提供赏评,在网下只能小圈子中进行交流,但网络的互动性、自由性、开放性,使端砚文化交流、争鸣更加方便、快捷、廉价、开阔,这样的论争可以说打破了时空、地域、时间限制,不同年龄、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人都可以就端砚同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或不夸张地说,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像今天网络化时代这样,促进端砚文化的创新。
2.网络帮助端砚打造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是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突出代表性并被大众广泛认同的文化标识。文房四宝中砚最为名贵,砚台之中端砚虽名列榜首,但端砚却没有“红星宣纸”、“曹素功”、“胡开文”这样的文化品牌或著名商标。
打造端砚文化品牌, 是一个复杂的文化创造过程,涉及众多方面和环节。 “名师名砚”这个文化品牌概念现在网入民心,名师名砚网从创站开始,5年多以来一直紧紧抓好这项文化品牌宣传工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端砚文化品牌建设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进行深入考察和分析,建立了文房四宝界最大的人物库,加盟网站的端砚艺人近达100人, 使许多端砚艺人从“未名”到 “知名”再到 “著名”,不断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
↑名师名砚网2011年11月15日至25日地区访问分布详细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名师名砚网平均每天达6000多人次,访问来历包括了美国、台湾、香港、日本等地,可以这样形容,整个端砚行店铺每天光顾量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网站一天的人流量。从名师名砚网建站多年的经验实践所得,通过网络能有效地传承和传播端砚文化品牌价值、端砚艺人创新精神,成功打造端砚的文化品牌。
三、端砚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措施
毫无疑问,端砚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和实践价值。从宽泛意义看,每一个使用汉字的网络公民,可以说都在为推动端砚这种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作着贡献。但这种传承是无意识的,应使其变被动为主动。
1.端砚网络宣传需要政府的扶持
网站的繁荣发展,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推动端砚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就要创办端砚文化的优秀网站,让人们在网络上有的聊、有的看、有的学。
推动端砚传统文化在网络虚拟中传承与发展不单单是虚拟世界的事情,还要回到现实之中。互联网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85%的网民集中于35周岁以下,尤其是80、90后的新兴一代,网络有助于这一代人肩负着端砚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但不可回避的是端砚网站目前发展空间不足,端砚文化门户网站越办越少,能长期坚持下来的只有名师名砚网,经费是目前所有网站面临的最大挑战,虽然政府现在每年有千万文化扶持资金,但投入于端砚网络平台的经费为零,现在就需要政府在政策上有所倾斜,投资建设或扶持一批关于端砚文化的项目工程,以加快推动网络中端砚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速度。
2.推进端砚元素的网络文化产业发展
推动端砚文化的快速发展,重要的途径之一是推动其文化产业的发展。端砚网络文化发展的速度如何,一个重要的指标是看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如何。文化最需要创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只有发展端砚文化产业,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到端砚创作中来,激发文化发展的潜力,推动端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⑴创建端砚文化的网游产业。网游是网络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优秀的传统文化网络游戏产业,一方面,可推进端砚文化的快速发展,更深层次上,网游业应该在传承传统文化、教育新人中发挥作用,施教于乐地推进端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⑵端砚文化的数字化出版。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出版将会在未来5年内成为数字化出版和传播的重要模式之一。通过网络平台推广端砚文化,将会出现一批新的端砚艺人、网络作家、收藏家,他们的创作通过数字化出版发行,加速端砚文化的流通和交流,影响力将会超过传统的出版方式。今后,通过网络购买和下载已经数字化的端砚文化产品,将成为“网购一族”的寻常事。
四、 结束语
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互联网,带动端砚文化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成为推动端砚进步的强劲动力。将传统文化的端砚艺术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端砚历史和文化的热情,使中国端砚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参考文献]
[1] 王丽娜.浅析网络文化影响下传统媒体及其文化的变革与重构.新西部, 2011,(12):114-145.
[2] 金凌俭,任义.现代科技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探究——以网络为例. 工会博览, 2011,(1):183.
[3] 盖 沛.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浅谈网络文化, 2011,(10):73-75.
[4] 黎纯阳.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传播探究.中国报业, 2011,(8):49-50.
[5] 曹学娜,蔡静静.冲突融合中的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理论与改革, 2011,(5): 112-115.
[6] 杨越.打造中华文化品牌.科技与企业,2011(7):33-35.
[7] 张立文.中华文化再辉煌的八个理由.人民论坛,2011,(7):42-43.
[作者简介] 梁思勇,男,名师名砚网站长,中级工艺美术师。
联系地址:广东省肇庆市忠勇路15号K幢 邮编:526040
联系电话:0758-2228766,13509988068 E-mail: 472731003@qq.com
2012年申报高级工艺美术职称评审
“端砚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论文发表在广东人民出版社《星湖砚语》P153—156
作 者:梁思勇 电话:13509988068
申报日期:2013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