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为我国古代文房四宝之一,最初是书写时研墨之用.因此,其构造包含几个部分:砚堂、砚池、砚额、砚边·....·其中砚堂是磨墨的地方, 也是砚台的主要构成部分,要求平坦开阔,以便墨块在上面旋转。砚池是储墨的地方,磨好的墨汁就流到砚池中,供毛笔醮用。砚边的作用是挡住墨不让外流, 而砚额则纯粹是为了好看, 上面往往雕刻一些图案。端砚雕刻就是从砚额和面边开始的。传统端砚采如上面说的这种构造方式, 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实用功能的需要。在古书,书写一般用毛笔,而所用的墨要人工磨制。 古代没有今天技术, 无法用机器生产墨汁并用瓶罐保存,写字用墨,都必须即磨即用,隔夜就成了宿墨, 会发臭。 所以, 砚就是用来研墨的, 这是首要目的,而观赏的目的则在其次。二是砚材并不缺。古代没有现在的机械设备, 开采砚石的难度大, 像端砚的老坑, 坑道只有80公分宽, 石工只能匍匐前进, 非常艰险。 但不管怎么说, 古代砚材资源多, 需求量不大, 人命也不值钱。再说,除了端砚,国内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砚材, 包括陶瓷、 木制的砚台可以代替,因此, 传统的端砚形制都较为规整, 不用考虑节约材料的问题。
唐代以前砚有砚足,常见的有三足砚,这种造形也跟实用功能有关, 唐以前人们是席地而坐, 写字是一手托着纸帛或竹简,一手拿着笔,这样就要求砚台要高一点,方便研墨和醮墨。 有足的砚显然是最为耗费原材料的, 必须把足的周围都削去,掏空。另外,一些砚是带盖的,而盖上又必须有钮, 打开或盖上才方便, 这就更耗费材料了。有足的砚许多都是圆形的,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圆形的砚方便研墨,因为磨墨不外乎让墨条在砚堂上面转动。在雕刻方面, 因为砚足只是起支撑作用, 同时也因为周围要削去大量石材,所以有艺术创作的空间,艺人往往把砚足雕刻成兽首、 兽足的形状, 起到装饰的作用。 当然, 那个时代的砚形除了圆形,还有方形,八角形等等。
唐代典形的砚形是箕形砚, 从实用的角度来说, 箕形砚可以储存最多的墨汁, 这是否与当时的书写普及工作量比较大有关, 有待考证。 从造型审美的角度来说, 箕形砚当然是对簸箕的模仿,但人们为何要选择这种造型,换言之, 干农活用的簸箕有什么审美价值或寓意, 导致人们把它作为砚的形状, 这是一个无法考究的问题。 不过, 其因造形像汉字的“凤” 字, 也称为凤字砚, 这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因为凤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是最为常见的吉祥图案,端砚造型选取凤字形,一点也不奇怪.另外,箕形砚从平面上看,也很像古代的编钟造型。如果它是仿编钟造型,可以说是一种仿古砚,这在后代的砚形中也是常见的。 钟在中国古代不但是一种乐器, 也是一种容器, 与“盅”同,即酒器。无论是乐器还是酒器,钟在古代都是庙堂之物, 与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崇高地位是吻合的。其实箕形砚另外ー个来源可能是斧头的造型,斧在古代是兵器, 也是权力的象征, 所以端砚以斧作造型也是有可能的.箕形砚也是有足的,所以也是一种十分耗费材料的一种砚形,因砚面砚背都要掏掉不少材料。
宋代的抄手砚, 是从箕形砚转化而来的, 它把箕形砚的弧线变直, 成了长方形, 把砚足改为砚边, 整体上简洁、省工。抄手砚同样是比较耗费材料的,可见,在宋代,砚材依然富足.抄手砚又称太史砚,太史是古代官职,负责起草文书、编写史志,司马迁自称“太史公”,所以,太史砚的意思就是史官用砚,这就印证了上面的猜测,箕形砚砚池较深,能大量储墨,可能跟使用的人工作量大有关。毕竟古代用墨最多的,当数抄书这项工作。功能上, 抄手砚顾名思义, 是方便抄拿, 即从底部托起砚台.
宋代以后,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砚形,仿生砚、仿古砚也多起来,仿植物的有瓜、莲、仙桃、竹节等,仿器物的有琵琶、腰鼓、鼎、琴等。因为要照顾形状,所以雕刻过程自然要耗费很多材料。宋代这些砚形的变化,说明当时人们已不满足于实用, 同时也考虑观赏性装饰性的需要。宋代我国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有钱之后人们通常都会收藏文玩,这在每个时代都一样。一方面,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 书写普及, 砚台需求量大, 另一方面, 经济改善之后,人们对砚台也增加了审美方面的需求。很可能,当时的端砚已经成了一种商品, 各种各样的砚形, 就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到明代时候, 除了上面说过的这些砚形, 还有平板、随形砚的出现。另外这个时代的端砚比较强调的就是纹饰.这说明一个问题,明代的砚材已经不那么富足了。猜测起来,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端砚的需求量大。随着人口的增长,读书写字的人增多,且砚台有脱离实用,走向审美收藏的可能.比如, 一个人拥有上百方端砚, 那就不是为了书写研墨之用了.二是在相对而言,开采砚材的技术并没有大的进步,依然是造人工凿石,没有现代的器械,所以无法一下子扩大原石的产量.
如果从实用的角度看,老坑、坑仔、麻子坑、宋坑等井无多大的区别,如果从收藏盗赏的角度,则里面大有文章:一是物以稀为贵,材科越稀缺,其收藏价值就往高;二是各种石品的讲究就会伴随而来,有没有冻,眼,天青等石品,其价值也就大为不同.随着原材料的稀缺,再加上端砚已经成为一种商品、收藏品,为了节约材料,那种方正、 厚重的砚形当然要尽量避免, 而为了增加其价值,砚工自然要从雕刻上下功夫,在此情况下,平板砚、随形砚也就出现,并且越来越讲究雕工, 于是, 端砚从实用的器物演变成雕刻作品.
端砚要从实用的研墨工具向雕刻作品转化, 必须向其它雕刻艺术学术和借鉴。端砚也是一种石头,所以,端砚雕刻借鉴玉石雕是理所当然的事。 俏色雕就是玉雕中最常见的手法, 而端砚有更加丰富的石品, 这给艺人的俏色雕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如石眼可以作为动物的眼睛,天上的日有星辰,黄龙带可以作为树枝等等.而端砚中传统的云龙砚, 则显然是从石雕那里学习来的,如华表、 盘龙柱, 故宫中的云龙大石雕等, 这些都可能是云龙砚的样板。
任何雕刻艺术,都只是绘画的立体化,所以,端砚雕刻除了向玉石、 牙木雕等借鉴经验之外, 最主要的还是要学习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 无论是题材、 构图、 线条、 意境等方面, 砚雕都难免受到国画的影响。 实际上, 端砚雕刻也可以分为山水、人物、花鸟等三大门类。由于端砚的
使用者毕竟是文人墨客居多,所以其雕刻会考虑到这个阶层的事美习惯,故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许多端砚作品里有了国画一样的诗、书、面、印.当然,端砚也少不了受到民间文化的影确,例如福、禄、寿、财、喜等的寓意.象征. 不同的艺人, 不同的造诣, 不同类型的作品, 适应不同的人群的艺术趣味.
所以,端砚重雕工,轻实用,是从明清时代开始的.明代商品经济较宋元更加发达, 人口更多, 社会更加世俗化,平民化.世俗化的时代人们都比较喜欢浮华的东西,许多艺术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要.在这个时代,端砚从朴实无华的实用器物,转向了观赏性.品味性的收藏物。当然,这个时代人们的书写还是依靠毛笔和墨,砚台的研墨功能没有完全消失, 但肯定有一些砚台只是被观赏把玩, 不再用于磨墨。
总结起来,传统端砚的砚形是由规整、质朴走向繁华多变, 其背后的原因一是砚材由 相对丰富到相对稀缺,二是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从实用为主转变到兼具实用 和审美价值,甚至有一些已经脱离实用价值,只作为收藏品,三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化艺术走向世俗化、 市民化, 导致端砚的制作走向商品化、产业化。总之, 传统端砚形式的变化,原因都是社会发展变迁造成的。
今天, 毛笔的使用已经退出主流, 就是还在使用毛笔的书画家, 也很少用砚台磨墨, 而是用现成的墨汁, 所以, 端砚比明清时代更远离实用价值, 更强调审美价值,但无论如何,端砚之所以还是端砚,还必须多少保留砚台的造形, 否则它就与石雕没有什么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