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端砚的质与工

2020年03月25日 11:32

论端砚的质与工

              

               梁庆昌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也有着一千三百多年的石砚文化史。自唐以来,在中华大地上仅名见经传的砚石就有130余种,于加上地些无名的砚石刚将近300余种。然而,能称得上中华名砚的,却寥寥无几,更能经受历史和实践检验,独领文化风骚的,只中国四大名砚。

 

端砚--名冠中国四大名砚之首,自唐一千三百多年以来,久负盛名。有人不禁疑惑,端砚有何特质,竟能居于中国四大名砚之首,有如此崇高的地位?究其原因是端砚拥有先天稀世石质与传承的雕刻技艺。现在笔者就端砚的石质与工艺与大家娓娓道来。

 

(一)先说石质。

    端砚石质高洁细腻,滋润幼嫩,坚实严密,有诗曰:

一日历寒不冰,质之强也; 二日贮水不耗,质之润也; 

三日研墨无泡,质之柔也; 四日发墨无声,质之嫩也;

五日停墨浮艳,质之细也; 六日护毫加秀,质之腻也;

七日起墨不滞,质之洁也; 八日经久不泛,质之美也。

 

诗中所云的正是世人所知端砚的特质,这些特点都源于端砚稀世石质,是它的价值和灵魂所在

1)磨墨不滞下墨如风

2)易于发墨发墨如油(即磨出的墨汁浓、亮、艳,如油泛光)

3)贮水不耗、不结冰、不朽(磨出的墨汁防蛀)、护毫。

 

端砚与墨最佳相溶性,此特质是世间任一砚种都不能比拟的。在书法创作中,砚的作用当然不如笔、纸、墨那样直接,它的优劣,取决于石质,主要通过下墨,发墨来体现出来。发墨是指磨出来的墨在砚中生光发艳,随笔旋转流畅,不滞结。下墨是指研墨時,快得墨汁之意。故认为易磨为“下墨”,墨如油泛为“发墨”,但两者很多时候是相矛盾的,二德难兼。下墨快,通常是不墨,如果用同好墨,在、劣不同的二上磨墨,劣下墨快,石粒子粗,磨得墨汁粒子也粗,故墨多光,出來的字也乏神而用端与好墨相配,既下墨,也墨,两者具佳,画亦神采奕奕,端砚故成名不虚传的绝世佳品。

 

端砚作为文人的宝器,它的作用功能确实神奇,但运用地质学的知识,就能明白其中的奥妙。端砚石的硬度为2.8~3.5,其主要的组成成分为水云母,绢云母,其中含少量硬度为7的石英碎屑,而墨锭的硬度为2.2~2.4,比砚石稍低,故磨墨时既不打滑却又相恋。硬矿物石英颗粒很细,在砚堂上它就像锋利的尖刀,将墨锭锉细。有些专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端砚表面发现,石英凸起在磨墨砚堂的表面,且分布较均匀,而水云母、绢云母、赤铁矿等矿物则下凹,类似锉刀的表面构造。因此,端砚易下墨,而且磨出的墨汁很幼嫩。水云母、铁矿物硬度小、颗粒细,磨墨时很容易与墨屑一起形成墨汁。同时由于水云母、绢云母矿物为鳞片状结构,呈现珍珠光泽、丝绢光泽,进入墨汁后使其发亮发艳。铁离子进入墨汁后能保墨汁不退色经,防虫蛀,一如现代的蓝黑墨水,能长久保存,没有异味。端砚确实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愧宝,远在唐代就被发现了这一特质。

 

说到贮水不耗、不结冰这一特点,有一典故。据说唐贞观时有一年一位广东的举子上京应试当时京城西安正值大雪纷飞考试那一天,那位举子带着端砚进了考场因天寒地冻手脚都有些麻木了考生在考场里紧张的磨墨但刚磨好正蘸墨挥笔之际墨汁却冻结成冰弄得他们无计可施,众人好拼命向砚台呵气写写停停监考官见状也搔首摇头爱莫能助就在这时一个监考官却像发现奇迹似的站在广东那位举子面前只见他按笔疾书砚里的墨汁不仅没有冻结还油润生辉.监考官越看越感到惊奇考试刚结束他马上从这个考生手里将砚拿出过来左看右看并亲自蘸墨挥笔写出来的字墨迹鲜艳夺目监考官爱不释手后来从举子的口中知道这是端州出产的砚台他于是将此砚视为奇宝并立即启奏皇上后来皇帝看过了又试用了果然不错顿时心血来潮把端砚列为贡品从此,端砚也就名扬天下

 

    此外,笔者认为石品与石质有着密切的关系,石品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兴趣,不仅是因为它的绚丽多姿,可供欣赏,更重要的是,一块石品好的端砚佳石,它的石质也往往是优良的用手抚摸细腻、娇嫩、幼滑、滋润,犹如“孩儿面,美人肤”。砚上有着极其丰富的石品花纹:有“晶莹可爱,巧夺天工”的鸲鹆眼;有“微细如尘,隐隐浮出”的青花;“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的鱼脑冻,有“蕉白初展,含露欲滴,白嫩清净,浑成一片”的蕉叶白;有“像秋雨乍晴,蔚蓝无际”的天青;有“如悬崖上的瀑布,一泻千尺”的冰纹,有“像马尾临风,细缕丝丝”的马尾纹;有“紫气围之艳若明霞”日胭脂晕;有“芒色詹而晕”的金钱火捺等等。石品越好,石质越细腻,下发墨亦更出色。

 

(二) 端砚能成为四大名砚之首,除了它的稀世石质与墨的相溶性是最好之外,端砚的砚雕技艺(我们称之为“做工”)的传承与发展是另一原因。端砚砚雕技艺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发展源远流长,从唐代到现代,从简到繁,不断演变和发展。

 

自唐开始,砚发展史进入黄金时期,这个时期一直延续到清朝。唐代端砚,砚面上一般无纹饰,砚的形制也比较简单,式样不多,如箕形,八棱形,长方形,方形等。大多数以实用为主,供研墨之用,但到了中唐之后,端砚也和其它艺术品一样不断演变和发展,具体反映在砚形,砚式的不断增加。

 

宋以前,砚尚朴实,少雕琢,宋以后日趋精细,明清愈繁。宋代,对端砚的实用和欣赏价值并重。一些文人墨客除了用端砚研墨,还喜爱鉴赏端砚,馈赠端砚,收藏以及研究端砚。形制也已经比唐代丰富得多,有凤字,凤池,四直等。宋代对雕工十分重视,构图简炼,围绕实用,突出主题,镌字刻铭已很盛行。

 

明代的端砚,无论从设计的独具匠心,众造型的古朴大方,以及从雕刻的精致细腻,都大有进步。已会巧妙利用石色,石品花纹去完成一件作品,谓之“人工天工,两臻其美”。明代砚形仍厚重,但砚形砚式却趋向于多样化,如蛋形,神斧形,金钟形,古琴形,各种杂形等,明纹饰题材非常广泛,如花鸟、鱼虫,山水,人物,植物等。

 

端砚发展到清代,可以说从全盛走向衰落的阶段。初清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端砚也和其它工艺品一样,达到空前的繁荣。砚制和雕刻技艺,都有许多新的创造。清人施闰章谓“愈工愈俗,是为石灾。”这恐怕也与日趋奢华的社会风气有关。到了清末至民国晚期,开采量减少,砚石奇缺,外患内乱,使端砚制作业一落千丈,同时也逼使当时刻砚艺人以工取胜,技艺日趋完善。那时的端砚日益地失去了实用价值,而成为单纯的文玩之物,成为摆设的欣赏品。

 

时至今日,端砚另开新篇章,由于砚材资源的日渐枯竭,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利用率,端砚的型制以随形砚为主,随形砚指就砚石开采时的形状略加修饰,再以天象、山水、人物、动植物等为题材进行雕刻,另外平板端砚和仿古端砚也非常受藏家欢迎。

 

此时端砚雕刻技艺所展现的各种历史典故题材可以说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为了更进一步突破了既有创作模式,行内的艺人各自追求表现自我的独特风格和个性。如在端砚作品创作中注重加入个人的情感舒发,给人产生精神愉悦感,这是当代社会人们对精神满足的渴求,对心灵文化滋养的需要。并把文人气息和现代气息,融汇到端砚创作当中,如在端砚中融入中国传统写意山水绘画技巧,创作出于精细中见豪放的岭南特色山水砚,代表作有黎铿的《星湖春晓砚》。更有将书法篆刻技巧用于端砚雕刻艺术,令铁划银钩、龙蛇游走般的书法与细腻、润泽的砚石相得益彰。这样的作品不被有形的,无形的框框束缚手脚,内容题材更贴近市场,更符合人的审美情趣。

 

端砚已慢慢从纯文房用品演变为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实用工艺品,使端砚的文化价值与收藏价值大大提升。端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成了世界各艺术馆,博物馆不可缺失的典藏。来肇庆观光的中外游客无不以拥有一方工艺精湛、多姿多彩的端砚为荣。

 

    所以说,端砚的质与工(石质与雕刻工艺)成就了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的美誉,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未来,我展望端砚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而日益有更多的探索和追求,并深信端砚必然会在百花齐放的宽松环境下呈现和建立自己的新形象,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