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 >>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作者:骆礼刚)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

骆礼刚

 

端砚与文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即是砚台装饰图案往往从文学作品中选取题材。这极大的增强了砚台的艺术性,丰富了砚台的文化内涵。本文在此对这个现象的历史发展概况略加梳理和评析,希望能够起到总结前人经验,引起当今艺人更加重视,从而进一步提升端砚创作品位的作用。

 

端砚装饰图案从文学作品中选取题材的做法,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唐代的实物例证或有关记载,而从砚台讲究欣赏性的北宋时期开始发端,此后便一直绵绵不绝,到当今更为兴盛。这里列举一些例子,略述历史上的概貌,而重点介绍当代的盛况。

 

一、古代以文学题材为图案的端砚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01.jpg

宋代米芾《螽斯瓜瓞砚》(图1)

此砚见载于《西清砚谱》卷九,云:“砚高六寸许,宽三寸九分,下微敛,厚约八分许。下岩端石,质细而润。两面刻作瓜叶,藤蔓萦绕,叶间平坦为受墨处。中有火捺纹,隐隐如叶缕。上方有活眼二。叶下隐螽斯一,趯趯生动。左上方叶间稍平处,镌御题诗(按,指乾隆皇帝题诗)一首,楷书。钤宝一,曰‘太璞’。砚背缀瓜大小凡三,瓜及旁大小眼凡四。叶下方平坦处亦可受墨。左方大瓜上镌‘宝晋斋珍玩’五字,隶书。是砚制作精巧,曾经宋贤染翰,洵足珍赏。”从这段文字说明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方双面砚。制作中巧妙地利用火捺纹和石眼来表现叶子和瓜,如果是目睹实物,当更能欣赏工艺之精美。这幅图案之立意,来源于《诗经•周南•螽斯》和《诗经•大雅•绵》这两首诗歌。“螽斯”是一种形状类似蟋蟀的昆虫,草绿色,繁殖力强,所以《螽斯》诗篇中用来比喻子孙众多。“瓜瓞”是指大瓜和小瓜(瓞:小瓜),《绵》诗篇中说“绵绵瓜瓞”,赞美瓜藤茂盛绵延,上面结满了大瓜和小瓜,用来比喻子孙昌盛。从《西清砚谱》的说明中,我们也可以知道,米芾只在砚台上留下了自己的书斋名“宝晋斋”,并没有为这方砚台命名。然而,《诗经》在古代乃是读书人必须熟读精通的儒家经典,更不消说乾隆皇帝和朝廷大臣们了,所以他们准确地将其命名为《螽斯瓜瓞砚》,砚名直接揭示出其文化渊源。乾隆皇帝的御题诗云:“质贞润复制精奇,两面胥堪受墨宜。既盛既绵珍宝晋,周南大雅意兼斯。”对此砚的石材质地、制作工艺和构图立意均给予了由衷的赞美。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02 拷贝.jpg

宋代薛绍彭《兰亭砚》(图2)

此砚见载于《西清砚谱》卷九,曰:“砚高八寸九分,宽六寸三分,厚二寸七分,椭圆式。宋端溪绿石为之,通体周刻兰亭修禊饮景。砚面左上方为亭翼然,飞檐重阁,下临池涧,为墨池,池中有浮鹅二。右方为小亭一,池上跨桥二。下方平处微漥,为受墨处,雀斑密洒如漱金,周围云峰草树生动。侧面杂刻山水竹树,四十二贤行立坐卧,意态闲旷。•……覆手深一寸二分许,周刻波文流云绕之,中为蕉叶式,镌王羲之《兰亭序》,楷书,末有‘薛道祖书’四字款,隶书。”(按,上面砚背图案的蕉叶中没有誊录薛道祖的书法,是因为绘图面积小,不便于安排而省略了。)薛绍彭,字道祖,与米芾同时,也以书画著称,时人并称“米薛”或“薛米”,二人情谊深厚。这方砚台将王羲之、谢安等四十二个名士在兰亭集会的情景绘制成图,镌刻在砚台侧面(图3),这样精湛的书画技艺和深厚的文化修养,恐怕不是当时砚工所能掌握。清宫大臣们认为其书法和图样均出自薛绍彭之手。除了这方《兰亭砚》,《西清砚谱》中记载的还有《米芾兰亭砚》、南宋无名氏的《绿端石兰亭砚》,可见《兰亭集序》对端砚的影响。砚台本供写字之用,人们由书法想到王羲之,想到兰亭集会,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03.jpg

图3

 

宋端石《归去来兮辞砚》(图4)

此砚见载于《西清砚谱》卷十一,曰:“砚高七寸,宽四寸五分,厚二寸五分。宋水坑蕉叶白端石也。面四周镌隶书铭四十八字,不署款。上方左剥蚀二字。砚侧上、左、右三面周刻晋陶潜《归去来辞》景,下侧镌篆书《归去来辞》全文,亦无款。” (砚背覆手中是乾隆皇帝题诗)由于没有落款,所以不能确定系何年何人之砚,清宫大臣们根据其样式风格判为宋代。砚侧面的图案,刻画的是陶渊明乘船返归故里,仆人们在岸边迎接,妻儿在家门和院子中等候等情景(图5)。这些情节都是本于陶渊明的名作《归去来兮辞》中的描述,“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等。清宫大臣们评论此砚曰:“绘景处轻舟款门,童稚欢候。柴桑隐趣,宛然在目。尤极工致生动。”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04.jpg

图4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05 拷贝.jpg

图5

 

明代《洛神端砚》(图6)

此砚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中国古砚谱》刊载其图版并附说明。砚台尺寸为19.4×13.5×3.6厘米。式样为长方形,砚面淌池,四边留有较宽边沿,边沿上刻夔龙纹。砚背覆手内镌洛水女神像,手持灵芝,脚踏清波,衣裙微飘,风姿婀娜。上有隶书题铭曰:“折芳馨兮遗所思。”末署楷书“陈介夫”三字,并镌“珍”“玩”两篆印(图7)。陈介夫,福建闽侯人,生卒年不详,明万历三十五年前后尚在世。他精书画,善诗文,著有《招隐楼稿》、《画史汇传》。另外,此砚四侧刻蝇头小楷《洛神赋》节文,从“於是忽焉纵体”至“令我忘餐”,后附款记云:“万历乙酉五月下浣,偶坐小窗,摘录洛神赋聊书于砚傍,以消长夜。黄道周。”下镌“黄”“生”两篆印。《中国古砚谱》中解说这个“黄道周”为明末著名学者和抗清英雄的黄道周(号石斋),这是错误的。因为万历乙酉年即万历十三年(1585年),黄石斋这年刚好出生,不可能是书写《洛神赋》这段节文之人。这个落款中的“黄道周”应当另有其人。《洛神赋》是三国时期曹植的传世名篇,文中描写了洛水女神美丽的容颜和凌波而行的轻盈身姿,并假托对洛神的爱慕,寓含对君主的期盼。这方砚台的图案即以此为题材。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06.jpg

图6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07.jpg

图7

 

 

清代《绵绵瓜瓞端砚》(图8)

此砚现藏于首都博物馆,《中国古砚谱》刊载其图版以及说明,尺寸为17.8×12.7×4.5厘米。“砚取石之天然形态,刻为扁形瓜状,瓜体自砚背卷展自砚面,背部瓜身上方又刻重重瓜叶、瓜蔓及累累小瓜,绵延翻转至砚首正面。砚面在迭连缠绕之瓜、叶、蔓垂覆下,大幅度雕刻一只展翅粉蝶,蝶身居中,蝶眼巧用一双石眼,六腿四须伸缩有度,两片蝶翅铺盖全砚,左右翅分别琢为砚堂。通体构思新奇,制作精湛,刀法传神。瓜与蝶之间布局贴切协调,匠心独具。取‘蝶’为雕刻形象者,以其与‘瓞’谐音,寓含古诗‘瓜瓞绵绵’之意境。左右蝶翅砚堂光滑平坦,蕉叶白、胭脂晕石品辉映其上,尤增美感。”此砚背面钤有四方收藏印,又有落款“李云龙”的铭文,曰:“研为吴门顾女史所制,经三阅月始成。感其功之精而心之苦也,因书以识。”顾女史,即清代康乾时期著名女雕砚家顾二娘。据说她非端溪老坑石不肯奏刀,生平作砚不过数十方,留存至今者更是寥寥无几。此砚保存完好,宛若新制,使我们今天仍能清晰地目睹古代大师的精妙技艺,甚是难得。顾二娘尝云:“砚系一石琢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镌作之妙。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何为?”这方砚正是她这个创作理念的体现。此砚与前面提到的米芾“螽斯瓜瓞砚”,题材来源和寓意相同,而造型则各有特色。以《诗经》“绵绵瓜瓞”立意,已经成为端砚制作中的经典题材,留存至今的古砚中不时可见,当今亦多有模拟之作。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08.jpg

图8  清代《绵绵瓜瓞》端砚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09.jpg

图8清代《绵绵瓜瓞》端砚拓片

 

清高兆《赤壁端砚》(图9)

此砚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老坑砚石制作,尺寸为27.2×21.6×4.5厘米。高兆,字云客,号固斋,福州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明崇祯至清康熙时期,善书法,又酷爱奇石,著有《怪石考》、《观石录》等。《观石录》为历史上第一部对寿山石进行记述和研究的书籍,在寿山石文化发展史上有重要作用。高兆曾经较长时间客居端州,亲临实地考察过砚坑,著有《端溪砚石考》一卷。其时潘耒亦客居端州,为此书作跋,落款为康熙戊辰(1688年)。潘耒跋文中说这年恰逢老坑采石,他和高兆都得到一些佳石,“更相评赏以为乐”。这方“赤壁砚”或许就是当年所得石料制作。该砚随石料自然形态而制,砚面左上端镌刻大、小圆洞各一,既作为砚池,又隐喻月亮和星星。砚堂中清晰可见鱼脑冻、胭脂火捺等石品。砚额上有篆书“高风千古”铭文。砚面四周利用石料天然凹凸雕刻成浮云缭绕的悬崖绝壁。砚背亦雕刻悬崖绝壁,其下水波,有小舟游弋其间。左上端镌刻铭文曰:“個是苏公赤壁,千古英雄陈迹。聊供几案卧游,珍重端溪片石。”落款“固斋高兆”。右边为后世收藏者的铭文、款识(从略)。所谓“苏公赤壁”,是指湖北黄州(今黄冈市)的赤鼻矶,本不是三国时期赤壁大战之地,因“赤鼻”与“赤壁”音近而讹传,被误认为是赤壁大战之地。苏东坡遭贬谪到黄州,故意将错就错借题发挥,写下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这三篇作品使得黄州赤壁名声远扬。而三国时期赤壁大战的真实地点在湖北蒲圻县(今改名赤壁市),后世为了区别二者,将黄州赤壁叫做“东坡赤壁”,又称“文赤壁”,而将蒲圻赤壁叫做“周郎赤壁”,又称“武赤壁”。高兆铭文表明砚台图案源于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上片写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图案主要表现了这一段描写的意境。此砚是我们所见的最早以“赤壁”故事为题材的端砚。在当代端砚中,以“赤壁”为题材的砚作甚多,虽然具体表现各有特色,但追根溯源,此砚自有发轫开拓之功。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10 拷贝.jpg

 

二、当代以文学题材为图案的端砚

到了当代,端砚发展成为以欣赏性为主要目的的工艺美术品,从文学名篇中选取题材来设计装饰图案的风气就更为盛行。端砚艺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选题范围,诸如唐诗宋词、通俗小说、神话传奇等,无所不包,题材更加多样化。这使得端砚更加显得多姿多彩,观赏性极大提高。在文学与端砚结合方面,刘演良先生表现得最为突出。他创作了一系列以古典文学名篇为题材的佳砚,在端砚业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和表率作用。略举例子如下。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11.jpg

图10

 

《赤壁赋砚》(图10,作者刘演良)

此砚以坑仔岩砚石制作,尺寸为40×32×5厘米,石品有蕉叶白、天青、青花、石皮和多颗石眼。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他与几个客人在明月之夜泛舟夜游赤壁。当时“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平静的江面倒映着明月星空,连成白茫茫一片,放开一叶扁舟纵游,犹如御风凌空而行。于是苏轼大发怀古幽情,从赤壁大战的历史往事中引发出一大段关于人生哲理的议论。本砚就是以苏轼夜游赤壁为题材来构图。作者以苏轼文章中描写的情景与石品结合来设计图案,砚台上端和右边的褐红色石皮正好喻为赤壁,石眼则喻为倒映于水面的月亮和星星。砚堂中展示出蕉叶白、天青、青花等名贵石品,质地细润纯净,喻为开阔的江面。砚堂右下角刻画一叶轻舟,舟中人影依稀可辨。旁边是高大的山崖,崖壁间有意雕刻一株古松横斜而出,更增添了赤壁的高峻感。观赏这幅画面,联想《前赤壁赋》描写的意境,使人觉得意蕴深远,颇耐品味。对照上面的高兆“赤壁端砚”,其立意本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怀古感慨,此砚立意则本于《前赤壁赋》中“明月清风,吾与汝所共适”的旷达幽情。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12-01.jpg

图11

《观云砚》(图11,作者刘演良)

此砚系坑仔岩砚石制作,尺寸为22×19.5×2.8厘米,石色层次丰富,有蕉叶白、天青、青花、火捺、鱼脑冻等石品。砚堂宽平,尽显石品之佳,本身就极具欣赏价值,故不多作雕饰。作者抓住鱼脑冻颇似天空翻卷浮云的特色,在砚堂右下角刻画一位昂首仰望的高士,其须髯飘拂,可见有长风吹拂,恰与空中翻卷浮云相呼应。砚名“观云”,点出此砚图案寓意。《菜根谭》中记载一幅名联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联语告诫人不要在意一时的得失荣辱,不要留恋世俗的功名利禄,面对纷繁的世事应当保持坦荡自然的心态。作者用这幅对联的寓意来创作此砚,使人在鉴赏砚台之时又领悟人生哲理,内涵颇为丰富。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13.jpg

图12

 

《晓风残月砚》(图12,作者刘演良)

坑仔岩砚石制作,尺寸为23.7×20×3.3厘米。砚名“晓风残月”出自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赠别名篇《雨霖铃》,其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描述一对恋人在凄清冷落的秋季无奈的离别,游子乘舟孤身远游而借酒浇愁。一觉醒来,已是翌日凌晨,但见岸边垂柳在晨风中轻轻摇动,天边残月冷冷地洒下幽光。此情此景更增添了游子对恋人的思念。刘演良将此情景引入砚台创作中来,砚堂左上角一颗石眼喻为月亮,略雕云纹衬托。砚堂中有蕉叶白、青花等石品,质地纯净,尤其是两道微呈弧形的黄龙纹,好似映着月光的涟漪。砚堂右边,长长的柳条低垂,仿佛正在轻轻晃动;右下角,荷叶或舒或卷,荷花或含苞或绽放,互相依傍在水滨。砚额上,镌刻“晓风残月”砚名,点出本砚图案寓意,加上作者落款和印章,又具有书法装饰效果。欣赏此砚,联想柳永的《雨霖铃》词,使人觉得具有悠长隽永的韵味。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12-02.jpg

图13

《小桥流水人家砚》(图13,作者刘演良)

坑仔岩砚石制作,尺寸为29×19×4.2厘米。砚石突出的特征是具有大片红黄色的斑斓石皮。刘演良先生非常擅长利用石皮创作山水砚,此砚又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品表现的是天涯游子的思归之情。本砚构思即来自这首名曲。作者将红黄色斑斓石皮及其天然凹凸设计为夕阳辉映下的层层秋山,其间略施刀凿,雕刻林木屋舍、小桥流水,桥上是骑着马踽踽独行的游子。画面巧用天然石品,生动地再现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

 

以上我们重点介绍了刘演良先生的作品,其他砚雕艺人在选择文学题材上也纷纷另辟蹊径,各有佳作。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14.jpg

图14 《莲子已成荷叶老砚》

 

《莲子已成荷叶老砚》(图14,作者梁弘健)

此砚系蕉园坑砚石制作,尺寸为27×22×4厘米,石品有彩带、黄龙纹。作者主要利用黄龙纹刻画为一位云鬓半偏的古代妇女,她仿佛倚靠在一座假山旁,她的面前是已经枯黄的荷叶。砚堂也别出心裁凿成两个相连的锅底状,左边上刻写砚名及落款:“莲子已成荷叶老砚。刻宋李清照词人意,一九九一年夏永,於星湖之畔,弘健。”砚名来自我国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怨王孙》,全词为:“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这是一首记写秋天郊游的词作。一般说来,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常常是萧瑟冷落的感觉,但在李清照这首词中,展现的却是一幅清新广阔的画图。“莲子已成荷叶老”一句,似乎包含着对生命生息替代的自然规律的感悟理解,体现出坦然豁达的襟怀,所以作者选用来作为这方砚台的主题。此砚在表现手法上颇具新意,不仅砚堂不按常规,在图案上作者细致雕刻的也只有妇女的头部和枯黄的荷叶,其余则留给观者去结合石品自己发挥想象。无论是从赏砚的角度,还是从赏画的角度,此砚都给人一种“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颇有我国传统文人画的风格。作者梁弘健本是国画家,其砚作多追求文人画意,此砚即是其中之一。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15.jpg

图15

 

《春江水暖砚》(图15,作者杨焯忠)

坑仔岩砚石制作,尺寸为40×38×3.8厘米。砚石主要的石品花纹有蕉叶白、青花、火捺等。作者首先按照传统的端砚制作理念,将蕉叶白、青花所在部位设计为砚堂,而在砚堂上方恰好有一块颇似鸭子的火捺,作者于是因材施艺,在这块火捺旁边再雕刻一只浮动水面的鸭子,与鸭形火捺如同形影相随,又在砚台右端的火捺纹上雕刻桃花、芦苇等。这幅图案构思立意来自苏轼的著名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故砚台命名为“春江水暖”。天然石品与文学经典名篇巧妙结合,欣赏起来更觉生动有趣。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16.jpg

图16

 

《江清月近人砚》(图16,作者龙海球)

坑仔岩砚石制作,尺寸为25×22×3cm,有多颗石眼、蕉叶白、青花、火捺等石品。砚台图案取意于盛唐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五言绝句《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的大意说:旅途中暂时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中小洲边,苍茫的暮色给客旅之人增添了一缕新的愁绪。空旷的原野上,天幕低垂逼近树林,而天上的明月倒影在清澈的江水中,好像缓缓移过来向人靠近。作者主要根据石眼的分布状态,设计了这幅“江清月近人”的图案。一条小船正向岸边停靠,船头坐着一位长须文人回首仰望夜空。那多颗石眼,仿佛是在水波中晃动而不断向人靠近的月影。作者对石品的利用很贴切地表现了孟浩然诗作的意境,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17.jpg

图17

 

《暗香浮动月黄昏砚》(图17,作者罗建泉)

宋坑砚石制作,尺寸为23×28.5×4厘米,有火捺和黄龙纹石品。本砚图案来源于我国北宋初期著名隐士林逋的生活事迹和诗歌创作。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终身不仕不娶,唯喜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他有一首《山园小梅》诗,是吟咏梅花的传世名作。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二句,尤其为人称颂不已。本砚图案利用砚石上的黄龙纹设计为盘虬的梅树枝干和绽开的梅花。右上角雕琢圆形砚池比喻明月,砚堂中有大片浮云状的火捺纹,就像严冬中彤云密布的天空。林逋手携拐杖,身披棉裘,正冒着严寒站立在山岩边赏梅,陪伴他的是一只翘足独立的丹顶鹤。整幅图案疏朗清雅,传神地刻画出林逋淡泊宁静的隐士生活情态。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18.jpg

图18

 

《松下问童子砚》(图18,作者:梁思勇、钟子健)

老坑砚石制作,尺寸为30×19.2×4厘米。砚台随形而制,砚堂中有冰纹、金银线、火捺、五彩矴等石品,比喻为云彩飘拂的天空。周边主要利用凹凸起伏的褐红色石皮比喻山崖。右边的山崖上,挺立一棵高大的古松,古松下有老翁和童子正在对话。童子左手指向云霞遮掩的远山。砚名“松下问童子”,点明图案立意来源于晚唐诗人贾岛的名作《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端砚创作中大量采用古代诗词名篇作为题材,来构思设计装饰图案的情形。另外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当代端砚图案中还有许多以四大古典名著中的故事情节为题材,其中以《三国演义》最为突出。如:《风雪访孔明砚》(图19,作者梁金凌)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19.jpg

图19

 

此砚以老坑砚石制作,尺寸为53×28×3.3厘米,上有冰纹冻、胭脂火捺、金银线、朱砂矴、微尘青花等多种石品。我们在前面介绍端砚石品时曾经提到,冰纹冻是老坑特有的名贵石品,此砚体型既大,而冰纹冻遍布砚面,就更是难得。作者将此解读为冰封雪冻的山川原野。因这样的石材极其珍贵,不宜过多切削,故用薄意手法刻画图案。《三国演义》中描写刘备“三顾茅庐”,第二次前往隆中时正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本砚图案刻画的即是这二顾茅庐的情景。图案中几间茅屋伫立在冰天雪地之中,茅屋前,关羽和张飞牵着马候于路旁,刘备正向茅屋走去。观赏此砚,联想刘备冒着风雪寻访诸葛亮的故事,令人趣味倍增。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20.jpg

图20

 

《借东风砚》(图20,作者杨焯忠)

老坑砚石制作,尺寸为43×28×3.5厘米。此砚以《三国演义》中浓墨重彩描写的“借东风”故事为题材。砚面上端,有大片胭脂火捺和蕉叶白交织,仿佛风云变幻的天空,作者将此设计为砚堂。而砚池居下,比喻江面,江中摆开了严阵以待的战船。右下角是设立在江畔的神坛,神坛上诸葛亮身披道衣,散发仗剑,正在作法祈求天降东风。而神坛上下竖立的旗帜飘拂而起,表示东风已经到来。这个故事在我国是妇孺皆知,接下来就是火烧曹军的激烈战争了。砚台图案将“借东风”的场面表现得十分生动,由于故事为人熟知,很能使人在观赏时产生联想,增强艺术感染力。

端砚图案从《三国演义》中选取题材的较多,如“桃园结义”、“单刀赴会”、“吕布戏貂蝉”等均有,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详述。同时我们在调研中也了解到,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三部,也有一些内容被选入端砚图案中,比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林冲雪夜上梁山”、《西游记》中的“水帘洞”“火焰山”等。在我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中,小说这种体裁属于通俗文学范畴,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所以在我国古砚中基本上没有以通俗小说为题材的装饰图案。到了现代,文学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大名著更是被尊为文学经典,这是端砚构图从中选取题材的一个基本原因,也是端砚创作中的值得关注的新动态。

论文学对端砚艺术的影响21.jpg

图21

 

不管是从诗词歌赋中还是通俗小说中选取题材,有一点是十分明显的,即是这些文学底本都属于古典文学范畴。那么,有没有从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取题材来构思图案的呢?回答是:有,但是为数很少。例如:《江山多娇砚》(图21,作者罗海)坑仔岩砚石制作,尺寸为61×40×13厘米,有青花、浮云冻、胭脂火捺、石眼、石皮等多种石品。“江山多娇”的砚名,源自毛泽东词作名篇《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砚台图案设计中,作者利用砚石天然石皮雕刻崇山峻岭,雄伟的长城随着山势蜿蜒起伏。高山峡谷处江河奔流而出,砚堂则比喻为湖泊。砚面右下方雕刻两棵苍劲挺拔的松树作为近景,起到增强画面立体感的作用。整幅画面既是祖国美丽多娇江山的一个缩影,又寓含着中华民族坚贞刚强的精神,主题鲜明,寓意深刻。此砚于2003年9月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本来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描写的“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均是雪景,此砚图案虽然不是原作中的雪景,但其创作构思明显受到原作那宏阔视野和磅礴气势的启发影响。端砚中以“江山多娇”为题的作品尚有多件,基本上都是以崇山峻岭、蜿蜒长城、江河湖泊、青松翠柏等构成图案。另外,据有关资料记载,1978年邓小平出访日本,黎铿先生接受制作礼品砚任务,创作了“周恩来诗词砚”。但是我们没有搜集到图片,不能详细了解作品风貌,殊为可惜。除了以毛泽东、周恩来诗词为题材外,我们迄今尚未见到以其他现代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端砚。这里需要特意说明,毛泽东、周恩来诗词在思想内容上是现代的,但是在表达形式上是古代的。笔者就此调查过一些制砚艺人,询问为何不从现代文学中选取题材。他们认为,砚台本身是传统文化产品,它与传统文化元素结合才显得和谐,否则就有些不伦不类。正是出于这种思维定势,使得端砚艺人一般只从古代名篇中选材,而不选择现当代文学作品。这种思维定势会不会有所改变,现当代文学作品能否与端砚工艺结合,创作出人们共同认可的佳作来?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这是需要端砚今后的实践发展来回答的。

 

三、结 论

总而言之,文学对端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本来就是端砚创作中的一个优良传统。在端砚转型成为工艺美术品的今天,这个传统更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发扬。文学与端砚结合,一方面可以使制砚艺人在设计构图中扩大视野,获得很多题材,创作出具有深厚韵味的优秀作品来;另一方面,以文学名篇为底本创作出来的端砚图案,可以使人在赏砚的同时联想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从而增强艺术感染力,更加耐人把玩品赏。可以说,文学与端砚结合是提升端砚文化品位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此,我们认为,端砚从业人员应当不断加强自己在文学上的修养。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学发展史,名篇佳作数不胜数,这是端砚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宝库。不充分利用这座宝库中的宝藏,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优秀的端砚艺人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后继者应该再接再厉,在前贤开创的基础上作出新的成绩。另外,个人的修养固然重要,但是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纵观历史上的名砚,有许多是文人和砚工共同合作创作出来的。而当代一些鉴藏家和制砚艺人合作,也不乏成功的例子。这个优良传统理应光大发扬。我们呼吁文化界和制砚界加强交流合作,为打造精品名砚而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文学与端砚结合的路子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作者系肇庆学院教授,广东省砚文化研究基地主任)